方平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外公開課的興起,其字幕翻譯良莠不齊,對于公開課字幕翻譯研究也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01年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態翻譯學理論,以“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的轉換為出發點,堅持“譯者為中心”。本文是從生態翻譯學視角探討公開課字幕翻譯,以期給今后的字幕翻譯者提供借鑒和翻譯途徑。
【關鍵詞】生態翻譯學;公開課;字幕翻譯
0 引言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對外交流的不斷加深,文化教育的交流出現了新方式——網絡公開課。一些世界名校通過網絡上傳了相關課程公開課,既提供了學習的新平臺,也形成了觀看公開課的新去處。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語言的不同,大多數觀眾往往難以理解體會公開課的精髓,特別是涉及到文化內涵、修辭、俚語等的使用。因此,公開課字幕翻譯的準確度和專業性就特別引人關注,如何在確保公開課課程專業性的基礎上,讓大多數觀眾可以理解課程也成為公開課字幕翻譯研究的難點。而對于生態翻譯學理論的研究,可以為公開課字幕翻譯提供一個新的方向。
1 生態翻譯學
2001年12月,清華大學胡庚申教授于第三屆亞洲翻譯家論壇上宣讀相關論文研究,提出了“適應與選擇論”的概念,隨后將其發展成為生態翻譯理論。生態翻譯學理論涉及生態學、翻譯學等學科,是一門跨學科的交叉研究,主要借鑒了生態學的多種理論,特別是進化論中的 “適應與選擇”論。胡庚申教授將其運用到翻譯理論當中,提出了“翻譯生態環境”的概念,如圖1所示:
圖1 翻譯生態環境
從圖1中可看出,翻譯生態環境是一個由作者、原文、原語、譯語、譯者與語言、交際、文化、社會等相互聯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體。
生態翻譯理論學堅持“譯者為中心”,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看出,譯者為中心也就是強調譯者的主導作用,即譯者在翻譯時,不斷地適應和選擇的一個過程。因此,生態翻譯學的翻譯方法可概括為“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三維轉換”。在翻譯過程中,一方面三維相互轉換,另一方面譯者也不斷地進行著適應性選擇,而翻譯生態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對于翻譯的影響都是直接作用于譯者身上。
圖2 譯者為中心
2 公開課字幕翻譯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的公開課字幕翻譯由翻譯字幕組或個人完成,與影視字幕翻譯不同,公開課主要目的在于傳播知識,其字幕翻譯必須準確、易于理解,否則可能會直接影響對于知識的接收程度。
2000年是,錢紹昌教授在《中國翻譯》中提出了影視語言的五個特點: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而這五個特點也對后來的影視字幕翻譯研究影響深遠。作為影視語言的一部分,公開課字幕翻譯特點主要有三點:
(1)瞬時性:字幕出現的畫面位置、時間和圖像聲音的同步,翻譯必須言簡意賅,準確表達。
(2)專業性:與大多數影視作品不同,公開課的受眾往往是專業學生或相關專業愛好者,同時以教師授課為主。這就要求翻譯的語言符合專業需求,也對譯者提出更高的挑戰。
(3)綜合性:公開課作為一門課程,因教師授課和教材等因素,可能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多方面綜合性知識。翻譯時譯者也應力求傳達出這些知識點,達到課程之教育目的。
3 生態翻譯學在公開課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3.1 文化維的轉換
例1:You always worry about the black swans that are going to come in the unknown unknowns.(《2012倫敦運動會大型活動安保與反恐怖主義》)
例2:He thinks there is a 4th person in the Trinity.(《偉大的林肯》)
例1中black swan是一個俚語,來自于當時人們對天鵝顏色的認知,在發現黑色天鵝以前,人們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black swan指難以預測的重大且顛覆性的事件。如果直譯為黑天鵝則會造成誤解,結合本講課主題,可譯為:不可測又非同尋常的的恐怖事件”。例2中Trinity應指基督教中的三位一體,結合主題可以翻譯成:他(所羅門蔡司)就是無所不能的上帝。
3.2 語言維的轉換
例3:As the judge said whats always moral isnt necessarily against the law.(《公正》)
例4:Pythagorean theorem (《基礎物理》)
例3劃線處如直譯為:道德不一定違反法律。但考慮到主題和上下文,不如翻譯成:法外容情。直截了當,易于理解。例4直譯為哥拉斯定理,但對我們而言可能從未聽說,如換成“勾股定理”則無理解障礙,這是在公開課翻譯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把一些常見的術語想當然的翻譯,造成理解障礙。
3.3 交際維的轉換
例5:The right thing to do individually or collectively is to maximize, acting a way that maximizes the overall level of happiness. (《公正》)
例6:This is another way of manipulating you, is to make you see the cliché and then to draw back from it to something that surprises you. (《1945 年后的美國小說》)
例5中劃線處為教師授課的語言重復,翻譯時需考慮字幕的空間性,簡單翻譯成“最大限度提高”就可以了。在例6中,教師目的在于希望達成與學生間的互動和思考,強調其過程,讓學生去思考所提及的操縱讀者的方法。故可翻譯為:另外一種操縱讀者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首先通過大量的陳腔濫調讓讀者厭倦,然后對此避而不談,從而令讀者產生驚喜。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三維”轉換可以為國外公開課翻譯字幕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正如生態翻譯學理論所說,翻譯活動的中心是譯者,無論翻譯生態環境如何變化,譯者的適應與選擇最終決定了字幕翻譯的質量。而目前國外公開課字幕翻譯仍由其翻譯字幕組或個人占據主導,而其中大多數人員并非翻譯專業人員,也缺乏課程的專業性,故造成網上字幕翻譯良莠不齊,甚至貽笑大方的結果。作為國外公開課字幕翻譯人員,一方面需提高自身專業性修養,開拓知識面;同時需接受專業字幕翻譯培訓或學習,這樣才能為觀眾傳遞、創設更多的知識點,進而促進公開課的推廣,達到公開課所要實現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庚申.從術語看譯論——翻譯適應選擇論概觀[J].上海翻譯,2008(2).
[2]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生態翻譯學解讀[J].中國翻譯,2008(6).
[4]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7).
[5]錢紹昌.字幕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中國翻譯,20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