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江
【摘 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當前對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也成為建筑工程領域的焦點問題。高性能混凝土具備一系列獨特的優勢,其強度更高,物美價廉,所以很多建筑工程都開始大范圍應用高性能混凝土。本文重點是對對高性能混凝土的影響因素進行細致的分析,從不同角度來提出應對的措施,為高性能混凝土的廣泛使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性能;混凝土;影響因素;探究
人口數量的增加和經濟市場的活躍,讓房地產建筑行業處在高速發展時期。相關領域人士致力于對于建筑的技術、材料等進行改進和創新,以此來滿足社會的需求。特別是在最近幾年對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建筑領域應當對高性能混凝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解,以此來保證施工質量。現代建筑工程具有結構多樣,環境多變等特點。建筑物普遍呈現出了高層化、地下化和適應化的形勢。根據這一建筑環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質量要日益提高。建筑行業對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促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誕生和普及。探究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分析如何更好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高性能混凝土已經逐漸成為建筑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 研究背景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簡稱HPC)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不僅具備了傳統普通混凝土的所有性能。另外,與一般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都更突出,其工作性質也更加穩定。高性能混凝土最大的特點也是優勢就是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面采取了低水膠比方式,運用優質的原料,加上各種摻合料和外加劑的輔助,所以具備更高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滲性都比傳統的混凝土材料要更強。所以高性能混凝土更加抗各種物質對其的腐蝕。
隨著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的程度加深,我國的建設行業正在不斷擴張和發展。因此發掘建筑行業的潛在價值,深挖行業技術保障的措施,成為人們廣泛探討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之廣泛,是建筑行業的基礎材料。所以研發高性能的混凝土十分重要,目前新的混凝土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并且運用到許多建筑工程項目當中。高性能的混凝土最重要的技術手段,就是添加了外加劑和一些摻料物質。高效減水劑能夠幫助混凝土降低水灰比,進而提升混凝土的流動特質。摻料物質能夠幫助混凝土填補空隙,以此來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強度,重塑混凝土的結構,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磨損和抗壓能力。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影響因素及措施
2.1 配合比的影響以及解決措施
筆者認為,配合比是影響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因素。配合比設置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是由混凝土當中的均勻度和原料質量決定的。混凝土中影響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膠比和礦物細摻量的用量。其次,粗集料的直徑包括槳體的數量也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另外,混凝土的拌合物的特性也是衡量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拌合物應當具有以下特點才能符合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比如流動性強、工作性質穩定等等。在針對拌合物的標準中,影響拌合物工作性質的有水泥砂漿用量和集料級配等。
具體來說,首先就是水膠比的影響。如果水膠比小于標準很多,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攪拌環節。水膠比太小會讓混凝土無法實現有效混合,流行性能變差等。水膠比過高也有可能會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性能表現,主要影響的是混凝土的密度。如果混凝土的密度降低,那么它的抗滲透能力也會相應變低,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最后就是混凝土的砂率。砂率如果超出標準,混凝土的強度就會變低。砂率低于標準,直接表現就是混凝土的保水性降低。除此之外,就是膠骨比的影響。膠骨比如果太大,造成混凝土的制作成本失控問題,在使用過程中水泥水化熱反應也會加強,容易出現縫隙。如果膠骨比太小,容易影響到混凝土本身的的強度。根據調查研究發現,混凝土的最佳漿骨比應該是35:65。另外,膠凝材料用量也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當中需要的水膠比很低,為了能夠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就必須加大水泥的用量。但是過多的水泥會造成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還會產生塑性收縮的狀況。為了能夠彌補這一缺陷,讓混凝土具備足夠的彈性模量和穩定性,這個時候就要根據需要對膠凝材料的用量進行把控。第一就是要在混凝土配比之前,對于膠凝材料的用量進行綜合考量和設計。具體實踐就是需要明確建筑工程的要求和相關圖紙的設計進行開展,根據建筑工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材料的選擇。另外,我們還需要對工程中的工藝和設備水平等進行細致的了解。對于混凝土制作過程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其次是對于用水情況等進行動態性監測,嚴格按照工程標準實行。
2.2 選料的影響及措施
選料問題也會嚴重影響混凝土的性能。如果原料的選擇出現誤差,原料不符合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那么在具體的制作和使用過程中也很難滿足工程的具體需求。首先是對于水泥的選擇。高性能混凝土對于水泥的種類有比較特定的要求,基本會選擇硅酸鹽水泥或者普通的硅酸鹽水泥。其次對于水泥的要求就是要細,用水比較多。另外,就是石膏的選用。石膏可以幫助水泥加速凝結,提升混凝土的強度和流變性能。所以水泥比表面積和石膏的量對于混凝土影響比較大。另外就是水泥和高效減水劑相容性的影響因素。如果兩者之前缺乏良好的相容性,會影響到高效減水劑的減水率,更為重要的是會間接造成混凝土嚴重的坍落度損失。其次是摻料的選擇。混凝土當中的摻料能夠幫助降低溫度,提升混凝土的工作特性,對于混凝土的強度和內部結構有直接影響。摻料的選擇還有可能影響到混凝土的抗腐蝕能力。特別是對于堿-集料反應的抑制作用。磨細礦渣粉比表面積一般要符合一定標準,才能激發混凝土的活性。超過比表面積就影響到混凝土的溫升問題,不利于混凝土的輸送。
高效減水劑能夠有效改善混凝土強度增長的特性,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能,進一步調節混凝土凝結的時間和坍落度損失等效果。通常情況下,減水率越高,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將越大。此外,引氣劑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一部分看起來很小的圓形封閉氣孔。這些氣孔能夠幫助進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流動性,減少拌合物的離析現象的發生。以此來提升混凝土的抗磨損能力和耐久性,但是對混凝土的強度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需要對于原料進行嚴格的選擇和設計。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原料。另外原料在進行配比之前要進行必要的質量檢測環節,以免因為材料造成質量安全等問題。
2.3 施工工藝和養護方法的影響及措施
筆者認為施工工藝也會影響到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例如在澆筑過程中,如果下層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沒有快速凝結,上層澆筑就必須延后,導致工期延誤;如果強行澆筑,就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系數。另外養護的方式也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性能。如果混凝土存在塑性收縮的特點,不多加養護很容易在多次收縮的過程中產生一些肉眼可見的裂縫。所以我們需要提升施工工藝的水平,利用科學合理的養護方法,具體可以采用保濕養護等方式防止出現建筑裂縫。
3 結語
對于建筑工程行業來說,質量和安全是基礎的要求。所以在對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來說,首先要研究它的特性和使用方式,并制定嚴格的使用標準和一系列的配比方式。對于混凝土的使用有更精確的把握,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范圍和使用的效率,更好服務于建筑行業。
【參考文獻】
[1]王軍委,李秋義,齊秀山,岳公冰.高性能混凝土的影響因素研究[J].混凝土,2015(02).
[2]張驊.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因素和對策[J].科技資訊,2011(08).
[3]張杰.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知識,2017(12).
[4]王國強.鋰渣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廣東建材,2017(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