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迪+蔣方貴+張峻瑋
一條條迂回于山水之間、穿越在田野阡陌的農村公路,帶動著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成為一條條承載著廣大農村群眾希望與夢想的致富之路。這是鐘祥市交通運輸局近年來不斷完善公路運輸網絡建設,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公路運輸網的脈絡一步步向村組延伸的最好佐證。截至2017年底,全市農村公路里程達5030公里,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跨越騰飛。
為了推動“四好農村路”有力、有序、有效建設,鐘祥市政府帶頭創建了一條縣級公路示范線,23個鄉鎮場庫各創建一條鄉道示范線,495個行政村每村建好一條“四好”示范路。在創建過程中,鐘祥交通人不等不靠,堅持“政府主導、村民主體、交通牽頭、部門協作、干部引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創新思路,舉力夯基,闖關破難,實現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在更高平臺上跨越式發展。
如今,鐘祥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不僅村村通了水泥路(瀝青路),而且還建成了致富路、景觀路和長壽路。一輛輛滿載長壽食品的車,通過綠化、美化的鄉村公路,源源不斷地流向全省、全國甚至出口創匯,而勞作之余的新型農民行走在充滿生機的林蔭村道上,不僅倦意頓消,身心也得到了極大愉悅。
為了養好、護好農村公路,鐘祥市在加強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管理、確保專項資金全部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同時,各鄉鎮根據養護的實際需要,差額補足養護資金并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即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實行統籌安排,每年市政府統籌資金1360萬元用于農村公路養護,專款專用,并強化監管。
運營好是建設“四好農村路”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鐘祥市不斷加快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按照客運站、農村物流點等“多站合一”的模式,加快完善市、鄉(鎮)、村三級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以交通運輸服務信息平臺為載體,各貨運站場為節點,17萬農戶為終端的信息網絡服務系統。
從塵土飛揚的土路、泥路到寬闊平坦的水泥路、瀝青路,從步行進城到村口坐車,從在風雨中等車到站里候車,鐘祥農村交通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的富民政策的好處,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現代文明的進步。
“十二五”目標全面實現,“十三五”藍圖已經繪就。站在新的起點,鐘祥市交通運輸局將牢牢把握“兩圈兩帶”“中國農谷”“柴湖振興”“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發展機遇,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和運輸服務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為鐘祥“全面小康 躋身百強”奮力先行,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譜寫新的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