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N”建設模式
我們立足提高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水平、突出大學生黨員主體地位,提出并推進“1+2+N”建設模式,激發了黨員的參與熱情和黨支部的建設活力。
“1”:一條心凝聚團結力。重視民族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實行民族學生黨員梯度培養制度。積極組織各類學習培訓,提高民族學生的黨性修養和政治素養。注重引導民族學生黨員積極參加寒暑假實習實踐、西部地區支教團,鼓勵民族學生黨員樹立面向西部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就業創業的遠大志向。
“2”:雙引領提升組織力。注重抓好“黨建帶團建”工作,發揮“黨支部引領團支部,黨員引領團員”的“雙引領”作用。注重結合各團支部開展的學習分享會、愛國主義影展、知識競賽、實地調研等特色主題團日活動,帶領團支部加強理論學習,引導優秀團員青年向黨組織靠攏。
“N”:多方聯動推進服務力。立足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目標,促進學生黨支部與國旗護衛隊、志愿者協會、研究生支教團等組織多方聯動、整合資源、凝聚合力,整體提升黨支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定期組織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觀看國旗護衛隊升旗儀式,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國旗法》《國歌法》宣傳普及;5名黨員參加研究生支教團,赴甘肅、恩施等地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服務西部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事業;注重聯合志愿者協會、紅十字會等與城市社區開展共駐共建,組織學生黨員在清水源社區、陽春社區、南湖社區、紫陽社區等進行公益法律援助、法律知識講解等志愿服務,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標準化建設、參與式學習、服務型創建
我們黨支部注重結合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以標準化建設為重點提升支部整體建設質量,以參與式學習為理念創新理論學習方式方法,以服務型創建為抓手引導黨員服務基層社會民生。
標準化建設提升支部整體建設質量。每月與學院教職工黨支部同步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確保活動開展質量和學習教育實效;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項制度,注重規范黨費收繳、檔案管理、活動記錄等各項工作。
參與式學習創新理論學習方式方法。為提升黨員學習自主性,將“參與式學習”理念引入支部建設,創新學習方法、豐富學習形式,圍繞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利用武漢市紅色教育資源,組織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微黨課、知識競賽、中共五大會址和毛澤東故居參觀等活動。注重“兩微一端”等新媒體運用和建設,激發黨小組、黨員開展學習教育和活動宣傳的熱情。
服務型創建引導黨員服務社會民生。支部黨員立足行政管理、教育經濟管理等所學專業,依托學院國家級課題《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家庭生計轉型》和湖北省課題《全省市州與相關縣市黨政領導班子扶貧成效評估》,結合課題參與、調查研究,深化對黨的理論、黨的政策的學習思考。支部黨員還積極帶動專業、班級研究生關注民生、服務社會,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得到全員培育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