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達
整合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
◎張育達
本文通過對我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行情況的分析,肯定了兩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巨大成績,指出在多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論述了將兩種制度整合統一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必然性,并提出整合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議。
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 新型農村
身體健康是人們謀生的基本條件,亦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之一。但是,疾病風險時時存在,具有不確定性,化解疾病風險需要靠建立醫療保險制度來實現。我們黨和政府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健康,2003年1月,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等部門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3號),2007年7月,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7〕20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居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構筑起了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對保證我國城鄉居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取得成效
城居保和新農合運行幾年來,經過各地各部門地積極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一是覆蓋面不斷擴大,織起了規模宏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逐步擴大,使得城鄉居民就醫得到保障,分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使億萬人民群眾得到實惠。二是保證了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通過參加城居保和新農合,明顯改善了就醫狀況,減輕了醫藥費用負擔,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得到了保障,實現了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目標。三是改善了醫療機構服務條件,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顯著加強。大力加強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軟硬件”都得到明顯改善。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原因分析
1.很多人既沒有參加城居保,又沒有參加新農合。城居保和新農合的待遇不高,參保(合)人患病后的待遇不高,特別是報銷手續復雜又繁瑣,一些人嫌麻煩且又看到補償的金額不多,因此選擇寧愿放棄補償。各地對城居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手續有不同規定,有的地方自己先行墊付,然后再報銷;也有的地方雖然自己事先不用墊付,但同一種病報銷比例卻不一樣。年老體弱多病收入多的愿意參保(合),年輕健康無病收入少的不愿意參保(合)。甚至有些人因種種原因忘記了交費,最后退出城居保和新農合。還有的人對這方面的規定不了解、對情況不熟悉而沒有參加投保。


2.城居保和新農合籌資標準不一樣,新農合比城居保數額低很多。其原因是存在城鄉二元結構,城鄉分割。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業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城鄉之間差距較大。農村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農村一些地方存在缺醫少藥的狀況,統籌兼顧的難度很大。
3.基層少數醫療機構和有些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服務質量不高,服務條件不夠完善,有的工作人員素質稍差,缺乏足夠責任心。基層少數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差,有的醫務人員態度不夠好,開大處方進行不必要的檢查和手術,亂收費現象嚴重。基層專業醫護人員人才缺乏,醫療技術水平有限。少數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對有關規定理解有誤,回答患者咨詢問題時態度不夠好,缺乏認真負責的精神。
4.基層對宣傳有關醫療保險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因為醫療保險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夠好,所以有的人對這方面的相關規定理解有偏差而沒有參保(合),還有的人是想參保(合),急于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卻不知道去哪里咨詢。
(一)把兩項制度整合統一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們共產黨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人民謀利益,增進人民福祉。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兩項制度整合統一是我們黨宗旨的體現。
(二)把兩項制度整合統一是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進人民福祉的重大舉措
自2009年中央作出深化醫改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來,醫改取得了重大成就。當然,醫改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深化醫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關系到人民健康福祉,關系到民族未來。把兩項制度整合統一可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進人民福祉。
(三)把兩項制度整合統一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現在戶籍制度已改革,已不再分為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這有利于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能夠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四)把兩項制度整合統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發展衛生事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保障。整合統一兩項制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級政府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既可以帶動醫藥衛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可以擴大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2016年1月,下發了《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統一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一)關于覆蓋范圍
我國現有三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即城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統一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加城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外的人都在整合后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之內。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城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如有困難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要做好工作,完善參保方式,促進應保盡保。要破除城鄉分割,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保障城鄉居民享有基本醫療待遇,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升基本醫保支付能力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筑牢醫療保障底線,進一步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覆蓋范圍體現了普遍性的特點,社會成員中所有符合資格條件的人都被納入進來,要編織和擴大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群眾提供保障。通過擴大覆蓋面可以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增加有序性,保障正常運轉,促進經濟社會得以持續協調發展。
(二)關于籌資標準
在整合統一前,新農合比城居保在籌資標準上低許多,在整合統一后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城居保提高了籌資標準之后,大大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同城居保籌資標準一樣,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在籌資方式上實行多渠道籌資,主要以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幫助。在籌資標準上實行動態調整,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個人繳費標準要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補助標準在去年基礎上人均都有較大幅度增加。中央財政對西部和中部都有較大幅度補助,對東部也按一定比例進行補助。對持居住證參保的并按相同標準繳足個人費用的按當地居民相同標準給予補助。今年人均個人繳費在去年基礎上也有提高。
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主要用于住院和門診醫藥費用。在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仍保持較大幅度,逐步縮小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的差距。醫保用藥目錄實行分級管理、動態調整管理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現有基礎上適當考慮需求變化進行調整,做到種類基本齊全、結構合理。
系統推進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復合支付方式改革,穩步推進市(地)級統籌,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實行省級統籌,做好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工作。
在籌資問題上體現了適度性的特點。整合統一后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比城居保和新農合額度高出許多,但要引導人民群眾形成對社會保障的合理預期。社會保障水平不能脫離客觀條件,要和一定歷史時期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保障是政府行為,各級政府加大投入或直接擴大投資,對經濟發展將起重要作用。可以調節社會總需求,平衡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同時,在擴大內需的同時,還可保護和促進勞動力的再生產。
(三)關于加強監管
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定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提供優質服務,杜絕開大處方、過度檢查和用藥,控制醫藥費用無序增長,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醫護人員不斷提升自身修養;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改善服務條件,工作人員進一步提高素質,做好本職工作。
(四)關于加強宣傳
進一步做好輿論宣傳工作,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網絡各媒體要繼續擴大宣傳,多渠道、多途徑地宣傳重大意義、具體規定和參保人權利義務,解疑釋惑,做到淺顯易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頒布實施有其必然性,體現了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福祉,對城鄉居民的醫療服務、身體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逐步加以解決。有關工作部門要廣泛宣傳、協同合作,保證整合統一這項工作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國家電網公司遼寧撫順供電公司)
責任編輯:張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