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琴
(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廣元 628001)
CRRT在危重患者治療中的護理效果
范永琴
(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廣元 628001)
目的 研究在危重患者治療中采取CRRT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64例危重患者,選擇隨機數字表法對患者予以組別均分參照組(n=32)與實驗組(n=32),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實行全面護理,對比兩組危重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組間數據差異情況。結果 實驗組危重患者總有效率96.87%、護理滿意度評分(95.65±6.23)分等指標顯著優于參照組總有效率75.00%、護理滿意度評分(81.31±7.36)分,兩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 將CRRT應用在危重患者治療中效果顯著,且實行全面護理干預之后可以提升護理依從性,值得廣泛應用。
CRRT;危重患者;護理方法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是一種血液凈化方式,是結合溶質治療、緩慢連續清除水分的總稱,可以維持酸堿平衡,改善內循環,確保血流穩定,避免發生器官功能障礙等不良癥狀。現對本院64例危重患者護理結果予以報道。
1.1 基礎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危重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已經確診,排除精神異常、意識不清等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均分患者,每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與認可。參照組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15例,最大年齡為86歲,最小年齡為31歲,中位年齡為(59.36±5.23)歲,其中11例重癥胰腺炎、4例慢性腎功能衰竭合并發力衰竭、6例急性腎功能衰竭并發心力衰竭、9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2例腦出血;實驗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16例,最大年齡為87歲,最小年齡為32歲,中位年齡為(60.21±5.54)歲,其中12例重癥胰腺炎、3例慢性腎功能衰竭并發心力衰竭、7例急性腎功能衰竭并發心力衰竭、8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2例腦出血。通過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建立血管通路,予以股靜脈插管,150~400 mL/min為血流量,使用之前需要進行稀釋,2000~3000 mL/h為置換液流量,給予患者抗凝方法,首次應用300U肝素,隨后追加300~500 U/h,若危重患者發生出血現象,需要進行無肝素透,利用100~150 mL生理鹽水沖洗濾器。選取CRRT 費森尤斯 機器進行血液凈化,與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結合之后依據對癥治療措施干預,8~112 h為持續治療時間,4000~6000 mL/h為置換液流量。參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予以全面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依據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分析患者滿意度,且分析臨床護理總有效率。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
實驗組危重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87%顯著高于參照組總有效率75.0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性顯著,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例)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
實驗組危重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65±6.23)
分,參照組危重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1.31±7.36)分,t=8.4124,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對比意義(P< 0.05)。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是一種新型治療措施,是取代受損腎臟的關鍵方式,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已經廣泛應用在危重癥搶救中,為了提升臨床治療價值,CRRT治療不僅僅只是在腎臟疾病中應用,也廣泛應用在危重患者血液凈化中,且可提升搶救效果。在治療危重患者中護理干預尤為重要,可從病情觀察、血管通路管理、患者心理等方面實施護理,繼而確保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舒適度以及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周期。
(1)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患者因病情比較危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因此需要實行心電監護,如監測患者中心靜脈壓與血氧飽和度,若患者出現異常情況需實施對癥護理。對患者血壓變化進行觀察,初始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鐘100~120 mL范圍內,在穩定患者血壓之后進行合理調整。對患者傷口滲液與大便性狀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超濾液量,在謹遵醫囑下進行給藥。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利用加溫毯與取暖器等設備對置換液進行加熱保持適宜溫度[1]。
(2)管理血管通路。對固定導管進行固定,保持導管通暢性,在皮膚外緊密貼合外翼孔,防止導管脫落。依據無菌操作基本流程配置置換液,降低發生低感染的幾率。通過專業人員管理配套濾器,每天對患者置管處予以常規換藥干預,若患者敷料部位發生滲血情況,此時需要予以壓迫止血,及時更換敷料。隨后維護患者靜脈導管,防止穿刺管堵塞,每天采取動靜脈血10 mL,觀察血栓情況,利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腔,切實做好消毒工作。在對患者實施CRRT治療以后,利用治療巾保護好導管與管路接頭,若患者發生引血不暢現象,需要對患者體位進行變換,改變血流速度[2]。
(3)心理護理。在對患者實施CRRT治療中,患者十分容易發生不良情緒,如緊張與焦慮,影響患者預后,所以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有針對性心理護理,詳細為患者闡述CRRT治療相關措施與優勢,提升患者認知度,以成功案例法樹立患者繼續治療的信心,促使患者可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確保順利完成治療,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對于情緒反復無常且變化大患者,需要在家屬同意下約束患者四肢與軀干[3]。
(4)強化護理操作。記錄患者24 h超濾量與超尿量,保持體液平衡,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給主治醫師,為以后治療提供依據。監測患者動靜脈血壓與血流變化情況,對濾器內與靜脈壺內凝血情況進行觀察,若跨膜壓或者濾器壓存在增大現象,此時需要依據實際情況提升抗凝劑劑量,防止發生加重現象,此外輸血中需對輸注速度進行控制,防止濾器內發生凝血癥狀[4]。
綜合以上結論,在對危重患者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之后予以全面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1] 黎維芳,關萍.ICU危重患者床旁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中的護理 [J]. 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5):1400-1402.
[2] 馬麗麗(綜述),許紅梅(審校).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對危重患者藥物清除率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2015(8):757-761.
[3] 蘇盛元.枸櫞酸局部抗凝在危重患者血液濾過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8):754-757.
The Nursing Effect of Using CRRT in Critical Patients
Fan Yongqin
(Guangyu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Guangyuan,Sichuan 628001,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using CRRT in critical patients. Methods Sixty-foure cases of critical patients from Jun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6.87%,satisfaction rate scores(95.65±6.23),higher than 75% and(81.31±7.36)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RRT in critical patients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compliance to extend in clinic.
CRRT;critical patients;nursing methods
范永琴,學歷,本科,護師,血透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