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娟,丁 一
(1.湖北省房縣中醫院脾胃肺病科,湖北 房縣 442100;2.湖北省房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湖北 房縣 442100)
沙丁胺醇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探討
鮑 娟1,丁 一2
(1.湖北省房縣中醫院脾胃肺病科,湖北 房縣 442100;2.湖北省房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湖北 房縣 442100)
目的:探討聯用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湖北省房縣中醫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68例患者分為沙丁胺醇組和聯合用藥組,每組各有34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沙丁胺醇組患者加用沙丁胺醇進行治療,對聯合用藥組患者加用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結果:沙丁胺醇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38.12%,聯合用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18%,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在對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加用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且其不良反應較少,用藥的安全性較高。
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有數據顯示,該病在40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為9%~10%[1]。該病患者若治療不當或治療不及時,就可能發展為肺心病或呼吸衰竭,從而可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咳嗽、喘息、咳痰、胸悶及呼吸困難是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臨床癥狀。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聯用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治療慢阻肺的效果。
擇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湖北省房縣中醫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將這68例患者分為沙丁胺醇組和聯合用藥組,每組各有34例患者。在沙丁胺醇組中,有男23例,女11例,年齡為40~76歲,平均(53.23±0.94)歲,病程為3~14年,平均(8.22±1.54)年。在聯合用藥組中,有男19例,女15例,年齡為41~75歲,平均(52.63±0.54)歲,病程為2~15年,平均(8.46±1.7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中68例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WHO規定的慢阻肺的診斷標準。2)病程不超過20年。3)年齡不超過80歲。4)伴有咳嗽、喘息、咳痰、胸悶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5)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患有肺癌。2)入選本研究前使用過支氣管擴張劑或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3)存在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4)臨床資料缺失。5)對治療的依從性差。6)合并高血壓、冠心病或糖尿病。7)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即“甲亢”)。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抗炎、平喘、止咳等常規治療,同時叮囑其戒煙戒酒。在此基礎上,對沙丁胺醇組患者加用沙丁胺醇進行治療。沙丁胺醇(生產廠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0544)的用法是:用本品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次吸入0.14~0.28mg(即1~2撳),每隔4~8 h吸入一次,但24 h內最大的吸入量不可超過8撳,連續用藥7 d。對聯合用藥組患者加用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進行治療。沙丁胺醇的用法同上。異丙托溴銨(生產廠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90031)的用法是:用本品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次吸入40~80 μg,每天吸入2~4次,連續用藥7 d。
用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如咳嗽、喘息、咳痰、胸悶、呼吸困難等)明顯緩解。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如咳嗽、喘息、咳痰、胸悶、呼吸困難等)有所緩解。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療效不符合顯效和有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用SPSS11.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沙丁胺醇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38.12%,聯合用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18%,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期間,沙丁胺醇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胸痛,有1例患者出現頭暈,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88%(2/34);聯合用藥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胸痛,有2例患者出現頭暈,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8.82%(3/3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慢阻肺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目前,臨床上對該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考慮可能與環境因素和個體因素有關。沙丁胺醇(salbutamol)是一種短效的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該藥能有效地抑制組胺等致過敏性物質的釋放,防止支氣管痙攣。該藥主要用于治療慢阻肺、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痙攣及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疾病。異丙托溴銨是一種強效的抗膽堿藥,具有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該藥可用于緩解由慢阻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喘息等癥狀。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在對34例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加用沙丁胺醇和異丙托溴銨對其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與余賢廣等[3]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臨床上在對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加用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且其不良反應較少,用藥的安全性較高。
[1]任秀芝.沙丁胺醇聯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11(6):615-616
[2]王國芳,謝加利,呼彩蓮.沙丁胺醇聯合異丙托溴銨氣霧劑治療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50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4,20(11):1535-1537.
[3]余賢廣,徐有祖.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J].海峽藥學,2011,14(2):124-153.
R563
B
2095-7629-(2017)12-0044-02
鮑娟,女,1980年9月20日出生,漢族,本科學歷,臨床醫學專業,呼吸內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