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紅妹
(廣西南寧市武嗚區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530100)
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效果分析
韋紅妹
(廣西南寧市武嗚區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530100)
目的:探討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間廣西南寧市武嗚區人民醫院收治的65例慢性淚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65例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中有32例患者,乙組中有33例患者。對甲組患者采用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對乙組患者采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流淚、淚小點流膿及內眥部結膜充血等臨床癥狀,且其術后的并發癥較少,手術的安全性較高。
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慢性淚囊炎;淚道置管術
慢性淚囊炎是眼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在中老年女性中的發病率較高。流淚、淚小點流膿、內眥部結膜充血是該病患者最典型的臨床癥狀。該病可對患者的工作和學習產生嚴重的影響[1-2]。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法治療慢性淚囊炎[3]。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效果。
選取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間廣西南寧市武嗚區人民醫院收治的65例慢性淚囊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65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慢性淚囊炎的診斷標準,均伴有流淚、淚小點流膿、內眥部結膜充血等癥狀,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隨機將這65例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中有32例患者,乙組中有33例患者。在甲組中,有男18例,女14例,年齡為27~57歲,平均(37.3±3.8)歲。在乙組中,有男21例,女12例,年齡為28~58歲,平均(38.2±3.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甲組患者采用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在患者的內眥距離皮膚約3mm處做一個弧形切口,逐漸分離其皮膚和肌肉組織。將患者的內眥韌帶切斷,充分暴露其淚囊窩和淚前嵴。在患者淚囊窩的內部做一個切口,經其淚道置入導管。導管置入完成后,常規縫合其手術切口。對乙組患者采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以患者中鼻甲前端的附著處為上界,以鉤突為后界,用鐮狀刀在前后界之間做一個長約1.5cm的弧形切口。分離患者的鼻粘膜,暴露其上頜的竇額突與鼻丘部的骨壁。用電鉆磨去患者上頜竇額突處的骨質,以形成直徑為1cm的鼻窗。將探針導入患者的淚囊,活動探針,確定其淚囊的范圍。在患者淚囊的前下壁做一個大小適當的弧形切口,將其淚囊瓣翻入鼻腔。固定患者的淚囊瓣與鼻粘膜瓣,使之形成吻合口。對患者的淚囊進行沖洗,之后在其淚囊中導入擴張管。將擴張管經其淚囊造口引出,并對擴張管進行縫合固定。手術結束3 h后用地塞米松和慶大霉素溶液清洗患者的淚道,在鼻腔鏡的輔助下清除其鼻腔內的分泌物。術后1個月將擴張管取出。
用痊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痊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流淚、淚小點流膿、內眥部結膜充血等)全部消失,經鼻腔鏡檢查顯示其中鼻甲的前端和鼻腔的外側壁可形成造孔,其淚道十分通暢。有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流淚、淚小點流膿、內眥部結膜充血等)明顯緩解,經鼻腔鏡檢查顯示其中鼻甲的前端和鼻腔的外側壁可形成造孔,其淚道較為通暢。無效:經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不符合痊愈和有效的標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5]。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乙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06%,甲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5%,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慢性淚囊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鼻淚管的下端發生阻塞,使淚液和細菌潴留在淚囊內,不斷刺激淚囊內壁,從而導致淚囊出現慢性炎癥反應。該病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6]。手術療法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常用方法。過去,傳統的淚道置管術僅適用于淚囊后部阻塞,其原理是在淚囊區建立鼻腔通道,使淚液直接流入鼻腔,從而解決淚囊溢膿、溢液及鼻淚管阻塞等問題[7]。但對于引起淚液過多的結膜炎、眼瞼錯位等疾病,此方法則無明顯的療效。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成為臨床上治療慢性淚囊炎的一種新方法。此手術具有術野清晰、切口小、操作簡便及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深受醫生和患者的青睞[8]。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流淚、淚小點流膿及內眥部結膜充血等臨床癥狀,且其術后的并發癥較少,手術的安全性較高。
[1]王榮兵.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50(19):230-231.
[2]李澤卿,周文光,江滿杰,等.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7,13(4):278-281,284.
[3]解鳳陽,李娜.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復雜性慢性淚囊炎[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1,25(2):57-59,62.
[4]徐才成.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在慢性淚囊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2):212-213.
[5]廖首本,黃雄超,楊麗,等.改良鼻外徑路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學,2016(1):110-112.
[6]陳維忠.探討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聯合置入引流管治療29例復發性淚囊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0):115-116.
[7]葉遠航.鼻內鏡下鼻腔淚囊開放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26):3939-3940.
[8]李剛.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5):596-597,607.
R777.2+3
B
2095-7629-(2017)12-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