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鳳,顧逢春,徐玉娟,蔣美琴,譚 潔
(江陰市人民醫院產科,江蘇 江陰 214400)
在不同孕期對妊娠梅毒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分析
陳佳鳳,顧逢春,徐玉娟,蔣美琴,譚 潔?
(江陰市人民醫院產科,江蘇 江陰 214400)
目的:探討在不同孕期對妊娠梅毒患者進行治療對其妊娠結局及所產新生兒先天性梅毒發生率的影響。方法:將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間在江陰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妊娠梅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孕周的不同將這80例患者 分為早孕組(孕周≤12周,n=27)、中孕組(孕周為13~28周,n=41)和晚孕組(孕周≥29周,n=12)。為這三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觀察并比較三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及其所產新生兒發生先天性梅毒的幾率。結 果:1)早孕組患者的足月產率高于中孕組患者和晚孕組患者,其早產率、流產率和死產死胎率低于中孕組患者和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孕組患者的足月產率高于晚孕組患者,其早產率、流產率和死產死胎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孕早期對妊娠梅毒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妊娠結局,降低其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
不同孕期;妊娠梅毒;妊娠結局;先天性梅毒;RPR陽性率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傳染性極強。近年來,梅毒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1]。妊娠梅毒是指在妊娠期間罹患的梅毒。臨床研究發現,妊娠梅毒患者體內的梅毒螺旋體可經胎盤傳染給胎兒,從而可導致其所產新生兒發生先天性梅毒,同時可導致其發生早產、死胎和死產[2]。為了探討在不同孕期對妊娠梅毒患者進行治療對其妊娠結局及所產新生兒先天性梅毒發生率的影響,筆者對在江陰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妊娠梅毒患者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
1)經梅毒血清學檢測被確診患有梅毒。2)在入院時,存在梅毒的臨床表現。3)無其他嚴重的內科疾病。4)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間在江陰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妊娠梅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孕周的不同將這80例患者分為早孕組(孕周≤12周,n=27)、中孕組(孕周為13~28周,n=41)和晚孕組(孕周≥29周,n=12)。 早孕組27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6.96±4.03)歲;其中有潛伏期梅毒患者20例,一期梅毒患者6例,二期梅毒患者1例。中孕組41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7.87±4.34)歲;其中有潛伏期梅毒患者31例,一期梅毒患者8例,二期梅毒患者2例。晚孕組12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8.02±3.69)歲;其中有潛伏期梅毒患者6例,一期梅毒患者4例,二期梅毒患者2例。三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梅毒分期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為這三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治療方法是:1)采用普魯卡因青霉素G對患者進行肌內注射,80萬U/次,1次/d。2)讓對青霉素過敏者口服紅霉素進行治療,500mg/次,4次/d。3)連續治療15天為1個療程。4)早孕組患者在妊娠期的前3個月內和后3個月內,各治療1個療程。中孕組患者在病情確診當日起和妊娠期的后3個月內,各治療1個療程。晚孕組患者在確診當日起進行1個療程的治療。
1)觀察三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包括流產率、足月產率、早產率及死胎死產率。2)觀察三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3]。
早孕組患者的足月產率高于中孕組患者和晚孕組患者,其早產率、流產率和死產死胎率低于中孕組患者和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81,P=0.03;X2=12.21,P=0.01)。中孕組患者的足月產率高于晚孕組患者,其早產率、流產率和死產死胎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97,P=0.04)。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妊娠結局的比較[n(%)]
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8,P=0.03;X2=4.91,P=0.03)。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09,P=0.04;X2=4.40,P=0.04)。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所產新生兒RPR陽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發生率的比較[n(%)]
梅毒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性傳播疾病[4]。相關的臨床調查發現,近年來,妊娠梅毒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在此病患者中,有78.9%的患者為潛伏期梅毒患者。由于潛伏期梅毒患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及體征,其病情常會發生漏診,從而會導致其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可見,在孕早期對孕婦進行梅毒篩查十分重要。有研究指出,妊娠梅毒可導致患者所產新生兒發生先天性梅毒,同時可導致其發生早產、死胎和死產。有學者認為,在妊娠早期,由于有胎盤滋養層中大量的Langhans細胞的保護,胎兒不會感染梅毒螺旋體。但這一理論已經被證實是不正確的[5]。相關的研究表明,在妊娠的第6周起,胎兒即可感染梅毒螺旋體。未經治療的妊娠梅毒患者其分娩健康新生兒的概率僅為20%,而接受過有效治療的妊娠梅毒患者其分娩健康新生兒的概率會明顯增加[2.6]。本次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早孕組患者的足月產率高于中孕組患者和晚孕組患者,其早產率、流產率和死產死胎率低于中孕組患者和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孕組患者的足月產率高于晚孕組患者,其早產率、流產率和死產死胎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低于晚孕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孕組患者和中孕組患者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楊立剛[5]、韋海鵬[7]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孕早期對妊娠梅毒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妊娠結局,降低其所產新生兒的RPR陽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
[1]程娟,段紅巖,李安信.梅毒流行病學和診療現狀分析[J].傳染病信息,2012,25(1):58-60.
[2]樸珉貞,鄭占才,王家璧.妊娠梅毒的抗梅治療及轉歸[J].中國性科學,2009,18(12):7-10.
[3]焦婷,徐香,韓長元,等.不同階段驅梅治療的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10):934-936.
[4]Peeling RW, Ye H. Diagnostic tools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maternal and congential syphilics: an overview[J]. Bull Word Health Organ,2004,82(6):439-446.
[5]楊立剛,楊斌.先天梅毒的診斷及治療[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0,17(2):157-159.
[6]楊森,李卉,王紅艷.妊娠梅毒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診治進展[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9,23(9):595-597.
[7]韋海鵬,鐘永軍.妊娠梅毒患者的驅梅治療及對圍產結局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3):381-383,386.
R759.1+5
B
2095-7629-(2017)12-0054-02
無錫市重大項目/錫衛科教[2014]11號
陳佳鳳,女,1986年出生,漢族,本科學歷,住院醫師,研究方向為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郵箱:lingjing_112@163.com
*通訊作者:譚潔,女,1965年出生,漢族,本科學歷,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郵箱:charity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