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雨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淺析導致產科患者發生出血性休克的危險因素
谷 雨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討導致產科出血性休克發生的危險因素。方法:選取近幾年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725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這些產婦的臨床資料,分析導致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危險因素。結果:經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高于初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段的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次多、年齡大是導致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危險因素。
出血性休克;經產婦;初產婦;年齡
產科失血性休克(Obstetric hemorrhagic shock,OHS)是產婦較嚴重的分娩并發癥。產婦發生產科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胎盤因素及產道破裂等。產科失血性休克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因此,明確導致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危險因素,并對具有這些危險因素的產婦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探討導致產科出血性休克發生的危險因素,筆者對近幾年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725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725例產婦。在這些產婦中,有初產婦335例,有經產婦390例;其中,年齡為20~25歲的產婦有226例,為26~30歲的產婦有259例,為31~35歲的產婦有161例,為36~41歲的產婦有79例。
回顧性分析這些產婦的臨床資料。統計經產婦和初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情況及不同年齡段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初產婦中有4例(1.19%)產婦發生了產前出血性休克,有11例(73.33%)產婦發生了產后出血性休克,其產科出血性休克的發生率為4.48%(15/335)。經產婦中有8例(2.31%)產婦發生了產前出血性休克,有18例(4.62%)產婦發生了產后出血性休克,其產科出血性休克的發生率為6.92%(27/390)。經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高于初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經產婦和初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情況[n(%)]
產婦的年齡越大,其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越高。不同年齡段的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段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情況[n(%)]
產科出血性休克是一種產科急重癥。該病的嚴重程度與產婦的出血量、出血速度及機體耐受能力有關。該病患者若未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會發生生命危險。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561200例產婦因妊娠并發癥死亡,其中,出血致死的產婦占1/4。我國臨床上預防和救治產科出血的設備和技術較其他國家落后。在鄉鎮或偏遠山區,產婦因產科出血性休克死亡的幾率居高不下。
導致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宮縮乏力、子宮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生殖道破裂、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宮縮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產婦宮縮乏力的表現主要是子宮松軟、無力、體積大、宮縮時陰道血液為暗紅色。導致產科出血性休克發生的全身因素包括產婦緊張、使用鎮靜劑、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等。導致此病發生的子宮局部因素包括子宮畸形、子宮肌肉水腫及子宮過度膨脹等。導致此病發生的生殖道破裂包括會陰、陰道、宮頸裂傷、子宮下段及陰道穹隆裂傷等。導致此病發生的胎盤因素包括胎盤剝離不完全、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盤或胎膜殘留等。導致此病發生的凝血功能障礙相關病情包括血小板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重癥肝炎等。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高于初產婦,且產婦的年齡越大,其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幾率越高。這可能是因為,年齡較大及產次較多易使產婦發生生殖道裂傷及子宮松軟無力的情況,從而導致其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
臨床上處理產科出血性休克的方法是:1)為產婦補充血容量。快速為產婦建立靜脈通道,為其輸入血液或溶液,以保持其組織灌注量正常。若產婦的病情危急,可對其進行大隱靜脈切開術,并在其大隱靜脈插入導管來測試其中心靜脈壓和進行輸液。2)讓產婦吸氧。用面罩讓產婦吸氧。若產婦的病情較重或休克的時間較長,可為其進行氣管插管,必要時可對其進行氣管切開術。3)為產婦使用血管活性藥物。若產婦處于低血壓的狀態可為其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從而增強其心功能、改善其冠狀血管血供的情況、升高其血壓。4)改善產婦的心臟功能。為產婦使用西地蘭等可改善心臟功能的藥物,以免其因冠狀動脈血供不足導致心肌損害。5)為產婦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為產婦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來改善其微循環灌注量,促進其細胞攝取氧和營養物,穩定其細胞的膜系統。6)糾正產婦酸中毒的情況。使用堿性溶液糾正產婦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7)對產婦進行對癥治療。針對產婦宮縮乏力、生殖道破裂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出血原因進行對癥治療。
總之,產次多、年齡大是導致產婦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的危險因素。醫護人員應對經產婦及年齡較大的產婦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完善各項治護措施,減少其出血量,預防其發生產科出血性休克,做好搶救準備。對于已經發生產科失血性休克的產婦應積極進行搶救,保證其生命安全。
[1]李健偉,付曉東,顏真淑,等.分析產科出血性休克的臨床原因及治療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15):109-110.
[2]陳文娟.產科出血性休克主要原因及臨床處理措施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12(7):66-67.
[3]劉紅華.產科出血性休克的臨床治療對策及其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0(9):88-89.
R714.46+1
B
2095-7629-(2017)12-0069-02
谷雨,女,1984年11月出生,學歷為本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