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芳
(重慶市石柱縣中醫院,重慶 409100)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曾華芳
(重慶市石柱縣中醫院,重慶 409100)
目的:分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重慶市石柱縣中醫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常規健康管理組和中醫健康管理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對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管理,對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效果。結果:健康管理結束后,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低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老年患者;中醫健康管理;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此病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為高血壓患者。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的依從性不高,其血壓的控制情況較差。研究發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以確保其進行治療的效果。中醫健康管理法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現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中。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常規健康管理組和中醫健康管理組。在常規健康管理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他們的年齡為60~75歲,平均為(67.5±13.3)歲;其病程為5~8年,平均為(6.5±1.5)年。在中醫健康管理組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他們的年齡為58~75歲,平均為(66.5±12.3)歲;其病程為5~7年,平均為(6.0±1.0)年。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對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臨床醫生指導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并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進行自我血壓水平監測。
1.2.2 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對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1)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指導其調整飲食習慣,告知其日常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為主,做到葷素搭配、冷熱及軟硬度適宜。臨床醫生為患者開具藥膳處方,并告知其藥膳的熬煮和食用方法。告知患者少喝濃茶,為其講解哪些種類的茶適合高血壓患者飲用,并為其講解此類茶飲的沖泡方法。臨床醫生根據患者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告知氣血虧虛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補血、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如大棗、銀耳、芝麻、桑葚等。并告知其應多食用當歸燉豬蹄、歸芪蒸雞等藥膳,多喝龍眼紅棗茶、黨參紅棗茶等茶飲。告知肝腎陰虛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滋補肝腎功效的食物,如枸杞、豬肉、青筍、菠菜等。并告知其多喝菊槐茶、三鮮茶等茶飲。告知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清熱平肝、疏風明目功效的食物,如芹菜、黃鱔、西瓜皮等。告知其多食用菊花粥,多喝鮮芹菜汁。2)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告知患者保持房間環境的整潔、舒適,定期對房間進行通風,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3)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運動管理。告知患者每天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如打太極拳、慢跑等,并告知其進行上述運動可以有效地促進肢體的血液流通,且運動強度以身體可以耐受為宜,根據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4)臨床醫生使用耳穴按壓法和中醫足浴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耳穴按壓治療的方法是:將王不留行籽壓貼貼在患者耳部的交感穴、神門穴等穴位上,并用膠帶將壓貼固定妥善。臨床醫生用拇指和食指對患者的上述穴位進行按壓。當患者的耳廓輕微發熱、發痛時,可停止對其耳穴進行按壓。進行中醫足浴治療的方法是:將夏枯草、懷牛膝、肉桂等中藥放到清水中煎煮后,去渣取汁,將藥液晾至溫熱后倒入洗腳盆,以藥液沒過患者的踝部為宜。然后,指導患者按壓涌泉穴、腎俞穴、太溪穴、三陰交穴、風池穴、內關穴等穴位。
1)將進行健康管理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顯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較好。有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一般。無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較差。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為兩組患者均發放健康管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其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度。該問卷分為滿意、不滿意兩個標準。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病程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其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對高血壓健康管理知識的知曉率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健康管理結束后,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的比較
調查的結果顯示,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為96.0%(48/50),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為70.0%(35/50)。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進行健康管理期間,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2.0%(1/50),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10.0%(5/50)。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低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研究發現,高血壓易引發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通常進行藥物治療。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可以確保對其進行降壓治療的效果。傳統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和運動進行干預,以控制其機體每日攝取的總熱量,進而控制其血壓[3]。由于此方法并沒有考慮到高血壓患者體質的不同,故效果并不理想。中醫健康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是指使用中醫方法對罹患某種慢性疾病的人群進行全面、科學管理的一個過程[4]。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鄭妍,龐冬,高鑄燁,等.延續護理模式結合中醫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8):972-974.
[2]劉冬梅,薛荃,王輝,等.在高血壓管理中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的效果評價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4):273-274.
[3]鄧麗金,鄭麗維,鄭智慧,等.社區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8(16):1-4.
[4]劉桂圓,張開金,楊菊,等.中醫元素健康管理在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中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9):2095-2097.
R544
B
2095-7629-(2017)12-0089-03
曾華芳,女,生于1975年7月,主治中醫師,主要從事健康體檢及治未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