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賽花
(江蘇省啟東市中醫院,江蘇 啟東 226200)
中醫辨證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探討
沈賽花
(江蘇省啟東市中醫院,江蘇 啟東 226200)
目的:探究中醫辨證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方 法:將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江蘇省啟東市中醫院收治的36例重癥肺炎患者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常規西醫組和中醫辨證組。對常規西醫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西醫治療,在此基礎上對中醫辨證組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然后對比分析兩組 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治療效果及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結果:與常規西醫組患者相比,中醫辨證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體溫、心率、白細胞計數、胱抑素-C的水平較低,其氧合指數較高,其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西醫組患者相比,中醫辨證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0,P<0.05)。結論:對重癥肺炎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可取得確切的臨床效果,顯著改善其臨床癥狀,而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
中醫辨證;重癥肺炎;治療效果
重癥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疾病之一。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其起病急、病情發展快,常可出現高熱、喘息、咳嗽、咳吐黃痰及黏痰等癥狀,而且易發生繼發性感染[1]。目前,抗生素是治療重癥肺炎的主要藥物。但此病患者若存在年齡較大、合并有慢性疾病及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病原體耐藥性高等情況,在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時往往會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2]。中醫認為,重癥肺炎屬于“肺癰”“喘證”的范疇,其病因主要為正氣虛虧、外邪侵襲,若采用健脾祛濕、止咳平喘、化痰降逆等方法進行辨證治療可取得確切的效果[3]。本文進一步探討中醫辨證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重癥肺炎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79~90歲,平均年齡為(83.26±6.04)歲,其中有男20例,女16例。這些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高熱、心悸、短氣、喘促、咳嗽等,其病情均符合重癥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且均經病理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被確診患有重癥肺炎。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36例患者分為常規西醫組和中醫辨證組,每組各18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常規西醫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西醫治療,治療方案是:針對其發生感染的情況為其選用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同時對其進行止咳、化痰、降溫等對癥治療,若患者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及早為其建立人工氣道,并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在此基礎上,對中醫辨證組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治療方案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將其證型分為邪毒內陷型、氣營兩燔型、毒熱壅肺型,然后分別對其進行以下的治療:1)治療邪毒內陷型重癥肺炎的方案。此型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咳嗽氣喘、體溫下降、昏厥、呼吸短促等,為其采取以回陽救逆、清心開竅為主的療法,選用自擬的參附湯加減進行治療,處方是:人參20g、附子15g、金銀花15g、郁金12g、青蒿12g、山茱萸10g、生地黃10g、黃連6g、肉桂5g[4]。水煎服,1劑/日,分早晚兩次服下(可口服或鼻飼溫服),連續用藥7d為一個療程。2)氣營兩燔型重癥肺炎的方案。此型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咳嗽氣喘、高熱煩躁、昏迷抽搐、咳痰帶血、舌絳無苔等,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常規西醫組患者相比,中醫辨證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體溫、心率、白細胞計數、胱抑素-C的水平較低,其氧合指數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為其采取以清心開竅、清營涼氣為主的療法,選用自擬的清營湯加減進行治療,處方是:水牛角25g、生地黃15g、連翹10g、麥門冬10g、金銀花10g、丹參8g、玄參8g、竹葉5g、石菖蒲5g、黃連5g[5]。水煎服,1劑/日,分早晚兩次服下(可口服或鼻飼溫服),連續用藥7d為一個療程。3)毒熱壅肺型重癥肺炎的方案。此型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劇烈咳嗽、口干煩躁、心悸、咳痰黃稠帶血、舌苔黃膩等,為其采取以宣肺平喘、清熱解毒為主的療法,選用自擬的麻黃石甘湯加減進行治療,處方是:炙麻黃10g、生石膏(先煎)20g、杏仁10g、核桃仁10g、薏苡仁10g、冬瓜仁10g、甘草5g[6]。水煎服,1劑/日,分早晚兩次服下(可口服或鼻飼溫服),連續用藥7d為一個療程。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3個療程的治療后對比分析其體溫、心率、氧合指數、白細胞計數、胱抑素-C的水平、臨床療效及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根據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將其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其各項指標改善情況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其各項指標改善情況的比較(±s)
組別 體溫(℃) 心率(次/min) 氧合指數(mmHg) 白細胞計數(×109/L) 胱抑素-C的水平(mg/L)常規西醫組 37.65±0.61 90.17±8.33 285.17±15.25 7.96±1.28 0.99±0.34中醫辨證組 35.05±0.28 80.11±7.25 298.10±12.37 5.26±1.08 0.56±0.16 P值 0.0447 0.0406 0.0416 0.0451 0.0483
在常規西 醫組患者中,治療顯效的有7例,有效的有5例,無效的有6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6.67%。在中醫辨證組患者中,治療顯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6例,無效的有3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3.33%。與常規西醫組患者相比,中醫辨證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75,P<0.05)。常規西醫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有3例患者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脹等),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6.67%。中醫辨證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均未發生不良反應。與常規西醫組患者相比,中醫辨證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0,P<0.05)。
臨床研究發現,在對重癥肺炎進行中醫辨證治療時,根據患者的證候類型為其采用止咳、排痰、清熱、補脾等療法,可顯著改善其臨床癥狀及呼吸功能,提高其免疫力,取得比采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更優的療效,而且安全性較高[7]。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藥理學研究發現,清營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患者體液免疫的功能,降低其體溫。參附湯可抑制人體內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減少炎性遞質釋放,改善心血管功能。麻黃石甘湯具有抑菌和抗感染的作用,對可導致肺炎的肺炎鏈球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中醫辨證療法以進行證候分型和辨證施治為主要方法。對重癥肺炎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根據其證候分型為其使用具有益氣排痰、扶正祛邪、清熱解毒、回陽救逆、宣肺平喘、健脾祛濕、清營涼血等功效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可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重癥肺炎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可取得確切的臨床效果,能顯著改善其臨床癥狀,而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
[1]劉衛靜,章宏偉,張淑蘭,等.中醫辨證分型結合西醫治療重癥肺炎47例療效觀察[J]. 河北中醫,2011,1(10):1502-1505.
[2]高穎,范玉強.重癥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J]. 黑龍江中醫藥,2014,1(5):78-80.
[3]于大興,齊文升.中醫治療重癥肺炎研究進展[J]. 河南中醫,2015,1(7):1712-1714.
[4]陳嘉強.中西醫結合辨證治療重癥肺炎的療效觀察[J]. 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5):318.
[5]李建生.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中醫辨證治療概要[J]. 中醫學報,2010,1(3):439-441.
[7]夏津濱,楊國華.中醫辨證治療危重癥經驗舉隅[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1(8):1131-1132.
R563.1
B
2095-7629-(2017)12-0124-02
沈賽花,女,1984年2月出生,本科學歷,主治中醫師,研究方向:重癥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