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影
(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北京 101300)
對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術后綜合護理的效果探察
周月影
(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北京 101300)
目的:探討對進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術后綜合護理的 臨床效果。方法:將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間在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接受腹腔鏡手術的65例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綜合組(n=33)和非綜合組(n=32)。對非綜合組患者進行術后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綜合組患者進行術后綜合護理。治療結束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和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綜合組患者腸鳴音恢復的時間及排氣的時間均明顯短于非綜合組患者,其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非綜合組患者,其術后24 h切口的VAS評分明顯低于非綜合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非綜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術后綜合護理可顯著加快其腸道功能恢復的速度,減輕其切口的疼痛感,從而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術后綜合護理;婦科;腹腔鏡手術;腸功能;護理滿意度
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患者痛苦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故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不過,由于進行腹腔鏡手術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氣腹,故患者在術后易出現腹脹及腸道功能恢復不良等并發癥,影響其康復的速度。而且,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仍存在發生壓瘡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的幾率。因此,對腹腔鏡術后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護理十分必要[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術后綜合護理的效果,本文對2014年12月以來在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接受腹腔鏡手術的6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間在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接受腹腔鏡手術的65例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為:1)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未患有精神疾病。3)未合并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或血管疾病。將這65例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綜合組(n=33)和非綜合組(n=32)。綜合組患者的年齡介于27~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14±5.78)歲;其病程介于2~11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6.47±2.53)個月;其中,有15例卵巢囊腫患者,有7例卵巢黃體破裂患者,有6例輸卵管妊娠患者,有5例子宮肌瘤患者。非綜合組患者的年齡介于25~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85±5.54)歲;其病程介于1~11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6.33±2.75)個月;其中,有16例卵巢囊腫患者,有6例卵巢黃體破裂患者,有5例輸卵管妊娠患者,有5例子宮肌瘤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及原發病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手術結束后,對非綜合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術后護理,包括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常規的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等。在此基礎上,對綜合組患者進行術后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應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凈整潔、通風良好,使其感覺溫馨、舒適。2)心理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告知其手術很成功,以緩解其焦慮、緊張的心情,使其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后續的治療。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以增強其機體的抵抗力。在患者手術結束6 h后,護理人員可指導其喝一些具有排氣作用的湯,以促進其腸蠕動。4)并發癥防護。⑴預防壓瘡:護理人員要定期為患者翻身、擦拭身體,以防其發生壓瘡。⑵預防切口感染:護理人員應定時為患者更換切口的敷料,以防其發生切口感染。⑶預防腹脹: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翻身運動、腹部按摩、呼吸訓練及肢體運動,以促進其腸道功能恢復,預防其發生腹脹。進行翻身運動的方法為:由護理人員用手掌輕輕按壓住患者切口的部位,幫助其向左、向右各翻身5次,每隔2 h訓練1次。進行腹部按摩的方法為: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家屬用手掌在患者的下腹部按順時針方向輕柔按摩,每次按摩10min,每天按摩3次。進行呼吸訓練的方法為:護理人員可在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導其進行深、慢呼吸,每次訓練4min左右。在患者進行深、慢呼吸時,護理人員應指導其避免呻吟和用口呼吸,以減少吞氣。進行肢體運動的方法為: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平臥在床上,將雙手自然擺放在身體的兩側,將左腿伸直后盡量向上抬,在保持5秒后放平。然后將右腿伸直后向上抬,在保持5秒后放平。最后將雙腿同時向上抬,使其與身體保持90°,在保持5秒后放平。每組動作做10次,每天運動2次。
觀察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排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 同時比較其手術結束24 h后切口的VAS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患者手術結束24 h后切口疼痛的程度進行評定,滿分為1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切口的疼痛感越強。在兩組患者出院的當天,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量表對其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定,滿分為1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對護理的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 比(%)表示,用X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合組患者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均短于非綜合組患者,其術后24 h 切口的VAS評分明 顯低于非綜合組患者,其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明顯高于非綜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近年來,隨著微創醫學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該手術具有創傷小、患者痛苦少、在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不過,相關資料顯示,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在術后仍可因多種原因出現腹脹、切口感染及壓瘡等并發癥,從而影響其康復的效果[2]。因此,對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進行術后綜合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術后綜合護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及并發癥防護。心理護理是指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消除其不良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有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心情愉悅時,其機體內免疫因子的水平就會升高,這可加快其身體機能恢復的速度[3]。進行基礎護理(包括環境護理及飲食護理)和并發癥防護的目的則在于幫助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4]。
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知,綜合組患者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均短于非綜合組患者,其術后24 h切口的VAS評分明顯低于非綜合組患者,其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明顯高于非綜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術后綜合護理可顯著加快其腸道功能恢復的時間,減輕其切口的疼痛感,從而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1]秦秀芳,朱小貞.婦科腹腔鏡術后早拔導尿管對胃腸蠕動功能恢復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4):293-295.
[2]廖羽,陳志峰.體位活動指導對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胃腸蠕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8):765-767.
[3]方曉鳳.全程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3):360-362.
[4]劉利,張紅菊,李雪,等.預 防性護理在減少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中 作用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5(6):1370-1372.
R473.71
B
2095-7629-(2017)12-0171-02
周月影,女,1979年出生,學歷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婦產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