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趙大鵬
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還在持續,不少美國專家發出“對朝動武”的武力威脅。但最新解密的美國官方文件恐怕會給他們“澆上一盆冷水”。美國《空軍時報》10日稱,1994年美國政府就曾擬定開戰計劃,試圖用武力破壞朝鮮擁有核武器的“野心”。但評估結果認為,僅美國就將為此付出超過5萬人傷亡的高昂代價,這個計劃不得不放棄。
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公布的解密文件顯示,1994年當朝鮮第一次為其生產裂變材料的核反應堆加注燃料后,美國克林頓政府曾考慮使用巡航導彈摧毀朝方核反應堆。時任美國防長佩里表示,美國政府當時“采取了非常強硬的立場,禁止朝鮮制造核武器”。他曾作為總統特使,專門赴朝鮮半島與韓國時任總統金大中進行協調,表明美國計劃對朝開戰意向。
文件披露,如果1994年對朝開戰,美韓聯軍肯定會“毫無疑問地”贏得戰爭勝利,但將付出重大傷亡代價。五角大樓估計,戰爭爆發后的前三個月內,約有5.2萬名美國軍人喪生或負傷,韓國軍隊傷亡總人數將達到49萬人,而戰爭中朝鮮平民的傷亡數字恐怕會更大。
韓國《中央日報》11日稱,“克林頓政府曾同時考慮過胡蘿卜和大棒政策,但在1994年針對采取軍事措施的后果進行分析后,主張對朝展開軍事打擊的聲音大幅變弱”。佩里日前也在采訪中回憶到這段歷史:“一旦與朝鮮爆發全面戰爭,就會引發核戰爭,即使中國不介入,死傷規模預計也會與兩次世界大戰相似”。美國《新聞周刊》稱,假設1994年真的爆發戰爭,美國將為戰爭支付1000億美元的費用,韓國的經濟損失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
考慮到可能的巨大代價,美國最終放棄武力攻擊朝鮮的計劃。美國前總統卡特1994年6月親赴朝鮮,與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會談,促使朝鮮簽訂以援助換棄核的《日內瓦核框架協議》。
《空軍時報》稱,如今的朝鮮半島核危機與23年前非常相似。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阻止朝鮮獲得核武器,并不排除外交努力失敗后對朝開戰的可能性。為對朝試壓,美國近日專門與韓國舉行“警戒王牌”大規模聯合空軍演習,雙方出動230架戰機。朝鮮譴責這次軍演是“在為入侵做準備”,并警告稱“戰爭爆發只剩時間問題”。
有分析稱,盡管同23年前相比,朝鮮的常規軍力增長并不是很明顯,但彈道導彈和核技術卻取得不小進展,尤其是對韓國、日本及美國駐日韓軍隊已構成一定威脅。如果真的爆發戰爭,美國仍將面臨20多年前“打得贏、傷不起”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