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希萍 朱麟
摘要: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秋收起義90周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同時又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年份。在這個重要的年份里,主流媒體的時政記者應該用用有思想、有價值、有溫度的新聞與發展趨勢為伍,與大春潮同步,記錄全社會轉型升級、百業興旺、砥礪前行的點點滴滴。
關鍵詞:2017年 好新聞 大春潮 積極作用
2017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動員令,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愿景裝上了“核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四個全面”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作了最好注解。作為湖南長沙市主流媒體的新聞工作者,理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和工作取向,牢記自己肩負的神圣使命,結合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基本現代化的實際,與大趨勢為伍、與大春潮同步,緊握手中話筒,去傾聽“四更”長沙建設;肩抗攝像機,用鏡頭記錄全市轉型升級百業興旺發展的點點滴滴。
一、用有思想、有價值、有溫度的新聞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九十多年前,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后把它與中國正在發展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1921年7月來自各地的代表冒著血雨腥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筆者經常想,每一名中共黨員每每讀到這里,是不是都情不自禁地肅然起敬。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時政新聞記者,筆者常想唯有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立足崗位,用腳步感知新聞溫度,從新聞中提升文化自信,始終做到在“言論”陣地上恪盡職守,精準地傳播偉大共產黨的先進理念與一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秋收起義90周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當年的革命火種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現已結出累累碩果。2016年,受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的邀請,筆者作為媒體代表有幸參與了“革命元勛后代重走長征路”的采訪報道。兩天的時間里,筆者把自己當作是一名紅軍戰士,來到延安參觀黨中央舊址,參觀老一輩革命家戰斗和工作的地方,了解中共七大召開的重大意義,用自己的新聞報道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在那篇報道中,筆者曾這樣寫道:“延安,這座城市,也和長沙一樣,因為‘紅色而典藏了歷史。楊家嶺、棗園和第一師范學院、新民學會舊址一樣,都有毛主席學習工作的身影,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革命殿堂。”
媒體人理應牢記黨史,心系人民,胸懷天下,從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革命先輩和優秀的共產黨人的事跡中汲取斗爭經驗,從轟轟烈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挖掘創新智慧,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的氛圍,將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思想、自我完善的舉措春風化雨地傳播出去,用思想、價值和溫度去引導受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二、用有思想、有價值、有溫度的新聞,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美好愿景而搖旗吶喊。2017年是湖南轉型發展、繼往開來的崛起之年。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美好愿景,為三湘四水繪就未來五年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中,湖南元素的參與也讓全國“兩會”更精彩、更充實。無論是湖南代表團以全團名義向大會提出關于批準設立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關于支持湖南貧困老區全部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等的建議,還是陳文浩、朱建軍、許菊云、黃志明、潘潤蘭等代表委員就關于支持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積極發聲,都是會場上亮麗的風景。作為省會城市主流媒體,我們對此非常重視,一直在為采寫各類題材的通訊報道而竭盡全力,一心想發揮主流媒體的積極作用。比如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筆者和同事分別到各個基層街道社區,和基層黨員干部們一起收看大會盛況,并將總理工作報告進行詳細介紹與解讀,為長沙的廣大黨員干部在以后工作中不斷深入領會和積極貫徹創造良好的輿論條件。
三、用有思想、有價值、有溫度的新聞,報道全市上下積極投身到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這一重點工作,發揮主流媒體的積極作用。作為共產黨員和時政記者,我們一定要領會好習總書記“48字”方針精神,腳踏實地、深耕細作,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講好長沙故事,不斷擴大長沙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7年是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開局之年。長沙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未來五年,長沙將全力打造“三個中心”,建設“四更”長沙,構建國家中心城市新格局,實現基本現代化階段性目標。2016年11月24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來到長沙廣電調研媒體發展工作。他寄語長沙廣電——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在融合發展中建設全國一流新型傳媒集團,為長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基本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易煉紅在調研新聞頻道時指出:“《長沙新聞》欄目很重要,既要把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通過你們傳遞給全市的廣大市民,又要讓市民了解市委市政府各級班子、黨員干部都在干什么。同時,還要把廣大市民、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反映上來,把全市廣大干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基本現代化的風貌展示出來。”
藍圖已描繪、關鍵在落實。從2017年3月開始,《長沙新聞》欄目推出開年重磅系列報道《春·訪》。欄目組大膽創新,突破傳統新聞寫作,采用紀實手法,全程跟拍記錄長沙市各大職能部門“一把手”走基層、訪民生、聽民意的過程,讓觀眾更直觀了解到各級政府官員“真實、勤政、親民、時尚”的一面。其中城管局長從容應對突然闖進來的“上訪”居民,民政局長讓自己母親體驗養老機構,作民情觀察員,商務局長與企業人士互加好友微信點贊,教育局長彎腰傾聽孩子的純真心愿,環保局長全力聚焦“藍天保衛戰”,住建主任穩扎穩打推進城市“良心工程”,農委主任緊緊咬住“農業供給側改革”,衛計委主任心憂基層醫療服務不均。這一個個感動的細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成為貫穿整個系列報道的“星星之火”,樸實卻生機勃勃,溫暖而充滿力量。
與此同時,在各級領導的指導幫助下,欄目組圍繞長沙的省級園區推出系列報道——《長沙新動能 園區加油干》,分別探訪了全市八大省級園區,深入項目和企業,以小見大,報道長沙園區的成績、亮點和目標,為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加油鼓勁。此外,欄目組推陳出新,圍繞“宜居”話題,以長沙連續九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為主題,策劃系列《幸福城市 幸福生活》報道;圍繞“宜業”主題和打造“創新創意”之都,記錄青年人在長沙生活創業的故事,推出《尋找80后CEO》系列報道;圍繞“宜游”為主題,策劃《千年長沙千年情》系列報道,展現長沙城市歷史變遷、文化底蘊、自然美景及經濟社會發展等。
在長沙感受春天,以工作詮釋春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放眼未來,尤其是2017年所付出的實際行動,更是新聞記者與時俱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想和行動。
(作者單位:長沙廣播電視臺)
欄目責編:陳道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