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淑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50-01
英語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掌握大量英語詞匯對學好英語至關重要,但是恰恰是詞匯的學習困難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望而卻步。現行人教新目標英語教材具有詞匯量大的特點,在農村中學當學生到了初三,有近一半的學生逐漸放棄學習英語,英語成績可想而知。而《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施建議部分要求: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所以針對上述狀況,在對所有學生提出一樣的詞匯要求,顯然已經不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了,所以詞匯教學就應該分層要求,盡量保持住學生殘存的那一點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一、分層。
1、學生分層
教師根據學生的語音知識對初三的學生進行初次分層。通過問卷法,摸清學生的語音掌握程度、接受能力,把學生分成A、B、C三層,再把學生分到小組,每組中三層學生搭配組合,做到優秀學生能夠幫助中等生和學困生的目的,確立組長起帶頭和激勵作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1)、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2)、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
2、目標要求分層
對A、B、C三層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 A層學生在預習單詞中要起到引領作用,即:基本能夠自我掌握單詞的發音,并能教會組內成員如何發音,這樣就能減輕教師課上教學詞匯發音的負擔,同時也培養了A組學生的詞匯識別能力。在詞匯運用上,A組學生要做到運用詞匯中的3-5個詞匯組成幾句連貫的語句,而不是單純的運用詞語造句,旨在培養他們的語篇意識;B組學生在基本掌握發音的基礎上,運用重點詞匯試著造句,句子是獨立的,之間可以沒有任何聯系;而C組學生只要掌握四會詞匯的發音和拼寫,其他詞匯不再做要求,目的是在他們有能力完成的基礎上不放棄學習英語。
二、方法指導
1、掌握語音
(1)教學發音規律
掌握好英語詞匯的發音,是學好詞匯的基礎。雖然英語詞匯總量上百萬,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每個英語詞都同其他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系統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教師可以在教學詞匯時集中呈現有規律的單詞,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發現。尤其是A層的學生接受能力很強,很快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并能做到舉一反三。如集中學習單詞時,可把形音相近的單詞,如: window- low-blow-grow-know -borrow-throw, like- hike-Mike等歸納在一起學,從以上的單詞可看出,它們不但詞形大致相同,發音也一致,特別是元音字母i的發音[a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輔音字母+不發音字母e構成,這樣的規律,教會了學生用音標記單詞,對于單詞,學生自然也不會那么恐懼。
(2)聽音學單詞
在學生掌握了英語詞匯的發音規律之后,教師可以改變一下學習詞匯的方式,嘗試:播放錄音學發音,即學習詞匯時利用錄音機播放,在聽完兩遍后,學生模仿發音,并試著根據發音來拼出新詞,在他們能正確拼出詞匯后,及時表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運用久了,A層的學生基本在幾分鐘內就能掌握詞匯的發音和拼寫,其余組的學生也漸漸的感動學習英語詞匯并不是那么難,在課下學習詞匯的時候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2、利用語境教學
在初中一年級很多詞匯是直觀形象的,可以利用實物和圖片來進行教學,但到了初二和初三,大量的英語詞匯是抽象的無法進行實物教學和圖片教學,而語境教學就彌補了這一缺陷。
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多聽、多讀,通過聽讀這兩條渠道向大腦輸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夠的語言輸入與積累,才能融會貫通形成語言規則。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用英語來教學,用英語來解釋單詞,并用英語設置交際情境來啟發學生用英語思考。《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六級目標要求: 進一步增強英語學習動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計劃、組織和實施各種英語學習活動。能主動擴展和利用學習資源,從多渠道獲取信息。所以由于A層學生的能力很強,教師應該把解釋詞匯的機會交給他們,做好方法指導----英語釋義法是用簡單的,學生用已學過,熟悉的詞匯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掌握新單詞的聽、說、讀、寫。在課上讓他們充當老師,不足之處教師加以補充,或是在A層學生課下準備時給予指導或更正,這樣增添了學生們學習的信心,厭煩心理也自然消失得七七八八了,自然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積極學習的信心。
總之,英語詞匯的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分層教學兼顧了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加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得當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英語詞匯就會變得積極而有意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學有所得。其結果就是即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正符合《初中英語新課標》中關于“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要求,將來學生走出課堂,在自學能力方面就會勝人一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