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琴
摘 要:語文是小學生需要好好學習的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朗讀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流利的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各自的興趣愛好,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
朗讀教學需要學生將課文用自然流露的感情將課文大聲地讀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可以認真地學習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感情的體會。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很大的意義。因此研究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很有必要。
一、 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 朗讀的目的不明顯
目前我們國家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朗讀很被提倡,但是朗讀的目的和作用卻不是很明確。大部分學生進行朗讀都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進行的。學生朗讀的時候過于生硬,注重形式,他們會經(jīng)常想自己朗讀的聲音夠不夠大,流不流暢以及會不會被老師同學嘲笑等等。老師在學生朗讀完成以后也不會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學生完全沒有把朗讀當作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朗讀的時候沒有投入感情,這樣對課文的內(nèi)容也不能很好地體會。因此朗讀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
(二) 偏重講和問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會擔心學生學不會,想把自己的所有知識都傳授給學生,這就導致了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生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這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很不利,而且老師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的朗讀時間也很有限,學生沒有足夠的朗讀時間,朗讀能力也無法提高。
(三) 老師的指導方法單調(diào)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讓學生朗讀的時候,一般都是一條龍地抽取學生來讀,完了之后的評價很是簡單,要么就是學生音量的問題,要么就是讀得順不順暢,很少為學生點評他們的情感表達地到不到位,停頓是否正確,重音的把握、語速的把握以及聲調(diào)的改變到不到位。這些都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對策研究
小學生處于自制力比較差的年齡段,這個年紀的學生學習的熱情不是很高,需要老師和家長督促。但是如果能想辦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將會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老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fā)展,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一) 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
如果老師平時多關心一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個性發(fā)展,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是不喜歡閱讀。有的學生是膽小不敢在大家面前朗讀,有的學生是朗讀水平差,沒有自信,不知道如何朗讀。因此老師要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示范正確的朗讀技巧。學生朗讀以后老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多多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意識到朗讀的意義和有趣。此外,老師在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一定不要打斷學生,要讓學生按著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讀,釋放學生的情感表達。
(二) 老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朗讀技巧
朗讀也是一門技術,非常講究技巧。老師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技巧。第一要扣題直讀,因為只有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全文的感情線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情感變化,這樣學生在朗讀的時候才可以表達出該有的情感。第二,要扣詞熟讀,對于有關鍵詞出沒的段落,一定要清楚地把握該關鍵詞出現(xiàn)的時候主人公該有的神態(tài)和動作變化,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推敲諸葛亮是如何神機妙算的。第三要扣段精讀,小學課文一般形式都比較簡單,有的課文每一段的情感變化和發(fā)展思路很相似,因此朗讀這樣的課文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全文朗讀了,可以摘出其中的個別段落來朗讀,既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還可以帶動學生的朗讀氣氛。
(三)老師上課時要給學生平等的朗讀機會
上課的時候老師不要只讓個別的學生朗讀,要照顧到每個學生,采取公平的朗讀次序讓學生朗讀,給其他學生同等的機會,這樣才不會打擊學生的朗讀熱情,讓那些精心準備、興致勃勃的學生灰心失望。
三、 總結
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效果并不是太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朗讀教學的目的不明顯,學生不明白朗讀的意義是什么,對朗讀提不起興趣,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師沒有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學生不懂正確的朗讀技巧和方法,導致朗讀的時候不自信,然后失去了朗讀的興趣。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且分析了其原因之后,得出以下的解決對策。首先,老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fā)展,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朗讀的熱情;其次,老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朗讀技巧,比如教會學生什么時候用重音讀,如何合理地把握朗讀的速度,如何把握語調(diào)和詞調(diào)等等,這些對于學生朗讀時正確地抒發(fā)情感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吳曉霞.關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J].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9-102.
[2]李曉月.淺析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相應的對策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3):380-482.
[3]王銘.針對我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的研究及相應的案例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4).
[4]田繼紅.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相應的對策研究[J].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91-206.
[5]常小偉.淺析朗讀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J].天津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6):165-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