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142-01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探究性學習指學生在學科領域內或現實生活情境中選取某個問題作為實破點,通過質疑、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分析研討,解決問題;表達與交流等探究學習活動,獲得知識,激發情趣,掌握程序與方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因此,自主探索式教學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探索的思維方式和探索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根據小學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索式教學的改革嘗試,對我們的數學教學將起著深遠的影響。
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上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呢,筆者經過多年的課題研究,現將經驗和做法與各位同仁分享。
一、設計論題,激發興趣
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讓他們自主選擇探索內容,是探索式教學持續并有效開展的基礎。學生對某個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愿望,不僅是進行學習和探索式的直接動力,也是充分發揮他們創新精神和創造潛能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創造一個可供學生自我選擇和個性發展的空間。如在五年級學了統計圖表后,布置了一個探索課題: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去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體裁不限,一周內完成。學生忙碌起來,每個學習小組開始分工。先集體討論,確立統計主題,由于沒有布置指定內容的作業,學生的統計題材較為廣泛,如有一組學生統計班級學生課問消費的情況,選出其中排在前幾位貨物,制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在圖上,很清晰的看出學生消費的貨物種類,消費數量和最受他們歡迎的食品名稱,這就為商家提供了科學銷售的依據,當學生把這樣的統計圖送給銷售人員時,他們從心里有一種成就感。另一組學生統計班級一周內違章違紀的情況,制成折線統計圖。這樣的統計圖給班級管理提供了最直接的數據,我們老師應該從中獲得學生行為的規律,對加強班級管理完善規章制度是有好處的,學生統計面,內容豐富多彩。
二、重視探索過程,強調學生經歷和體驗探索的過程
探索式教學很重視探索過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不通過學生探索,就把現成的結論或定理告訴學生。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以及認識規律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日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地進行探索,使其既學會探索式的方法,又弄清同題的來龍去脈,從而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們不能滿足一兩個尖學生的正確答案而忽略了答案是怎樣得來的,把現成的結論、定理告訴學生,必須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實實地去探索。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內容是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和探索式的,例如:幾何圖形的面積、體積、計算公式,從原來的直接出示,讓學生死記硬背套公式;轉變為老師和學生一起動手推導過程,得出結論。這樣的結論更扎實,而且培養的實踐能力。
三、把個體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格言說明了一個道理:實踐出真知“人的知識既有傳授的,又有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感受而得到的知識。我們的教育往往只重視可傳授的,而忽視了不可傳授的知識。”探索式學習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完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我校一年級某位老師上的一堂數學課中的一個片段:
大屏幕上映出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等各種圖形,老師讓學生自己先看,然后說出它們的特點,再讓學生用各種圖形的學具拼正方形,學生排法各不相同。有兩塊三角形對拼的,有梯形加上三角形的,還有以8個三角形相拼而成。隨后學生又用這些圖形拼出了動物、機器人,甚至拼出了三維立體圖形,他們還用拼音加文字的說明自己的思考……
又如上了線與角的內容后,安排實踐探索活動,先介紹風箏比賽的規則(風率比賽常規定使用30米長的線……)為什么風箏比賽可以根據風箏線與地平面形成的夾角的大小決定風率放飛的高度呢?小組運用學具進行操作、探索式。很快一部分學生得出結論:當風率線一定時,風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決定風率飛得高度,這個角越接近直角,風箏飛得越高,成直角時飛得般高。這時有的同學又會問:風等到底飛了多少米高?我們怎么能知道? 從面又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向深處,還可根據測出的角度算出風等飛的高度……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自主探索式教學時要多一點學生的親身體驗,少一點教師的知識傳授;多一點實地調査和實驗,少一點書面資料的研讀整理;多一點手腦并用,少一點純思維訓練。通過探索式教學,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通過探索式教學,讓學生主動而又不斷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同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了時刻用探索的眼光去觀察、用探索的態度去做事的習慣和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