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為
摘 要:初中數學,特別是幾何,一直是學生認為“難”學的課程。怎樣化難為易,讓學生學好初中數學這門課,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初中數學;上好
初中數學,特別是幾何,一直是學生認為“難”學的課程。怎樣化難為易,讓學生學好初中數學這門課,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
一、 取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樹起“我能學好”的信心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取“信”于學生,使每個學生從內心佩服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備:駕馭教材的能力,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明快、簡潔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將教學化難為易,讓學生輕松接受知識。對學生少批評,表揚,盡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認真分析、觀察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 揭示初中數學的實質
初中幾何,是第一次由“數”到“形”的轉化,需要有個逐步適應、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過于急躁。我們必須清楚地告訴學生,初中數學實際上是一門“仿”的學問:即由例題的學習到獨立的完成。學會“仿”是重要的一步。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例題時,必須清楚題目中的因果關系,解題思路,掌握它的解題結構、步驟。有練習題目印證“仿”的效果,對照例題,逐步規范,通過作業進一步鞏固。再經總結,掌握規律,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三、 要注重數學課的預習
具體地說,預習就是學生預先學習將要學習的功課。數學教材是由大量的概念、公式、定理、推理、證明、計算等構成的知識體系。那么,學生首先就要閱讀教材,通過看書,邊思考、理解和邊記憶。不預習的人上課時重點放在理解概念、熟悉公式上,而預習的人對概念、公式已基本掌握,重點放在應用上,這樣就領先一步,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預習后帶著問題聽課,相當于進山有了向導,聽課有針對性。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又能激發起內在的潛能,提高聽課效果。
四、 在指導學生預習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預習絕不僅僅是上課前看一遍書。我要求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預習:第一步是看教材,掌握其要點,主要是對教材的基本概念準確無誤地把握。第二步是看例題。第三步是有針對性地完成一定數量的練習題。第四步是將存在的疑難問題記下來,留在上課時解決。
在教師的指導下預習的效果更好。我對每節課要講授的內容均列出預習提綱,以便引導學生預習。預習提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將本節課涉及的舊知識列出提綱。(2)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本節課的新知識。(3)仿做例題。(4)做題后練習。
在制訂預習提綱時,我的體會是預習提綱不要過多,但應有啟發性,注意可行性、內容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啟發性就是突破教材的難點打埋伏;可行性是切合學生的實際,使他們一跳就能摘下果子來;科學性就是復習與新內容有關的知識時注意類比,防止負遷移干擾,促進正遷移產生,把新課與舊知識的復習有機結合起來;趣味性就是語言、形式力求生動活潑。除此之外,還應本著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的原則,注意靈活性。
五、 關于復習課
復習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再學習、再提高。通過復習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歸納、總結方法。
(一) 基礎知識的復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教學過程中,深刻理解基礎概念、熟練掌握數學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很難想象一個對基本概念都模模糊糊的人,能夠取得數學的好成績。我認為,數學概念可以說是數學肌體上的“細胞”,如果這些“細胞”不健康,肌體又怎么能夠強壯?基礎知識的教學是把知識學好學活的必由之路。盡管在習題中不直接涉及數學概念,但是它卻十分重要,因為對其理解的一點點偏差就可能造成一系列題目的差錯。所以對數學概念的復習必須在準確無誤的基礎上深入,而對基礎知識的概括、總結又是復習好的前提。
1. 羅列法。就是把所學的知識一一列舉出來。例如復習“因式分解”的知識,可通過如下的羅列來復習:(1)因式分解的概念;(2)因式分解的幾種常用方法;(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上述這種方法能夠比較完整地羅列出所復習的知識,但不能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
2. 圖示法。通常我們采用“枝形圖”來概括總結知識,由于圖形比較直觀,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表現得較明顯,所以它是多數教師比較喜歡的一種方法。
(二) 復習要體現學生為主。
復習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我先由學生自己歸納知識點,找一些典型題目,通過相互提問等方式進行復習。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再抓住重點,設置一些問題。設置問題時注意不要過多,但要富于啟發性,注意可行性,內容的科學性。我在復習的過程中,采用了分層的方法,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而且打破了以往“教師教,學生聽”的常規模式,為學生學好初中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 以趣味和制造懸念的方法導入新課
要讓一個天真爛漫、好奇好動的初中生,愿意與空洞抽象的數學打交道,教師在上課時就要適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內容或提出一些好奇的問題引入所教的課程,以引起學生對學生上課的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七、 如何訓練學生做數學題
只有通過練習,才能把間接經驗變成直接經驗,把知識融會貫通,去解決實際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一) 教學訓練的多樣性。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如口算、筆算、填空、選擇、判斷、改編題、錯題診斷、一題多解、數學游戲、競賽、實際測量等,課堂練習要注意層次,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提高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在訓練中提高素質,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 教學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訓練內容,設計靈活多樣、新穎別致、生動有趣的練習。訓練做到:難易相結合,課上和課下相結合,討論和書面訓練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雙重反饋教學法,把訓練這條線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通過學中練、練中學提高素質,最后達到教學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