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海霞
摘 要:當前,將信息科技融入機械專業課程已經是主要趨勢。如何在夯實學生工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其解決綜合問題的專業素質,是當前工科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機械制圖》信息技術教學中用畫面及動畫直觀的表述現實中的零件及裝配體,有利于學生對各種形體結構及裝配結構理解。
關鍵詞:信息技術;《機械制圖》;多媒體教學
《機械制圖》是工程界的技術語言,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設計創造能力。將機械制圖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借助計算機軟件的發展推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條件下無法實現或無法觀察到的過程生動、形象的顯示出來,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過程的理解和感受。
一、 《機械制圖》課程信息化的意義
(一) 更好地解決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
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的學生來講,機械制圖課不僅是他們所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而且也是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但機械制圖也是眾多學生的難點,特別對于初中時成績就不理想,而突然接觸的新知識,如果教師沒有注意好好引導,學生更加對這門課束手無策。而傳統掛圖、模型教學無法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建立起應有的空間立體想象力。因此,如何使之成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圍繞教、學、做為一體,全方位、一體化教學一直是我們探索和實踐的方向。
(二) 利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更好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用已制作好的各種零件圖、裝配圖及零件立體圖,使課堂教學不再受時空的限制。例如:在講裝配圖時,尤其是復雜的圖形,教師需要穿插有關零件圖的知識,就可以隨時調用素材庫,將零件圖一章的各種素材呈現出來,這樣就可使課堂組織更為靈活,學生也會對知識融會貫通,加深理解。再者,當學生做課堂練習時,教師可以從習題庫中方便地調取題目;在講解練習題時,教師可有效利用制作好的電子模型演示講解。這樣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使教學過程更為生動。
(三) CAD與《機械制圖》的整合
在教學過程中,把這兩門學科有機的整合起來,學生對機械制圖的掌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AD極大的豐富了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改變了機械制圖的教學方法,是一場制圖教學的革命。比如,CAD中三維模型的設計就是制圖學中沒有的內容,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三面正投影圖,由于直觀性不強的弱點,將逐漸被三維模型代替。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的不斷創新改革,在蘇南地區U―G、Pro―E、Solidworks等先進的三維繪圖軟件的應用已經很普遍。只要設計出了三維零件圖,和繪圖軟件相連的加工設備就能直接生產出產品,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將我們學校與企業緊密相連,讓我們的中職生多接觸企業文化,將會學到更多、更有用的先進技術與技能,為他們今后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機械制圖》結合信息化技術教學的方法與步驟
目前,有關《機械制圖》課件的開發尚處于探索階段, 一般來說制作普通的《機械制圖》課件需要經過教學目標分析、內容的分析與確定階段,及評價與完善階段等。
(一) 課程目標、內容的分析與確定階段
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課件設計的首要工作,也是其他設計的基礎。一般來講,總目標在教學大綱中已有明確規定,而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則需要由任課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制定。例如:在制作《基本組合形式及形體分析法》這一課件時,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可知,其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學生了解組合體的組合形式,掌握表面連接關系,掌握形體分析法;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當時??紤]為什么要選擇這一教學內容并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軟件。例如:在對《基本組合形式及形體分析法》的教材內容分析后可知:本課時的重點是如何分析組合體上各基本形體表面連接關系;難點是如何區分各種連接關系表面連接處的畫法。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利用大量的掛圖及木制模型進行分析講授,其不利因素如前所述。如利用信息化教學則需制作幾種組合體的電子三維立體模型及動態演示。
(二) 評價與完善階段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技能水平、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情況等作為衡量的主要標準。我們可以采用技能和理論相結合的考核方法,以技能考核為主,真正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在信息化教學評價中,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表發現學習資源對學生的作用,還可以讓學生自行制作問卷調查表,以培養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結合實訓項目進行師評、互評、自評,撰寫心得體會。
參考文獻:
[1]王正強.信息技術與職業學校《機械制圖》課整合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導刊,2007(6):34.
[2]華宏偉.機械專業課程信息化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2(9):30.
[3]熊小軍,霍海成.關于《機械制圖與CAD》教學的思考[D].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