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車站廣場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火車站廣場也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和文明,是旅客識別地域與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大多數火車站建造時間比價早,因設施陳舊,空間形態單一,交通組織混亂等這些問題在時代進步和發展需求中日益顯現的更為明顯。本論文以濟南北站火車站廣場環境設計中的規劃布局與設計為例,通過對濟南現有火車站和旅客需求的分析對濟南北站廣場環境設計進行規劃和設計,將獨具特色魅力的濟南文化與火車站廣場環境設計完美契合,使之成為濟南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筑形象的重要窗口。
關鍵詞:泉文化;火車站廣場;規劃設計;濟南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濟南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旅游名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濟南生活狀態,泉水魅力的真實寫照。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城市流動人口的增加,火車站廣場是交通樞紐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要素,火車站廣場不僅要具備疏導、休息等功能,還應該具有一個城市的地域文化及審美特征。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火車站作為一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筑,在注重火車站廣場的建筑功能性以外,同時應注意火車站廣場作為地標性建筑的特色地域文化的特性,濟南北站火車站廣場的規劃設計是濟南創新旅游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建設;濟南目前有三個火車站,但是平均客流量在5萬人左右,是個客流量非常密集的城市。濟南在其魅力之下還有一個稱呼“堵城”,因此建設一個與濟南文化相輔相成的功能性完善的火車站廣場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二、濟南火車站的基本狀況
(一)項目的概況分析
濟南市目前有三個火車站正常辦理客運服務,其中濟南站位于天橋區,地處濟南繁華商貿區,客流量大,停車交換最多,服務范圍最廣,每日輸送旅客最多;濟南西站是高鐵服務站,地處槐蔭區,相對距離市區比其他兩個火車站遠些;濟南東站位于歷下區,主要服務省內的普通列車,屬于濟南站的附屬站。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流量的增加,濟南站和濟南東站的相對設施比較陳舊,交通擁堵,文化審美性嚴重缺失,加上人流量過大,設施折舊率較高,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壓力;城市人文和交通的發展需要。
(二)設計范圍
濟南北站火車站廣場環境設計的范圍:北為城市主干道,東西從火車站站房到西段街邊長約400米;東西到現有建筑物長約300米,面積約為23.2千平方米。
(三)設計目標
1.規劃和設計濟南北站廣場的合理空間劃分及布局,完善人流、車流、體量的各項設施,滿足旅客的各項基本需要,例如:交通樞紐的路線規劃;送站車輛的停放位置;出入站人員的疏散線路;站房的應用分布等。最終規劃建設成一個合理布局,功能健全,環境優美,旅客各項需求達到完善的濟南北站火車站廣場。
2.以濟南北站的地形特點,濟南自然的氣候特征,及周邊環境為一體,將濟南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到濟南北站廣場設計中去。
3.濟南是山東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同時也是山東著名的文化旅游名城,通過濟南北站的建設使濟南的交通更加完善和便捷,讓人們對濟南有新的認識,從而帶動城市旅游和經濟的發展。
三、設計理念
濟南市歷史悠久,“家家泉水,戶戶垂楊”,說的就是“泉城”濟南。濟南是因為其泉眼眾多、泉水豐富、風景秀麗而聞名的旅游城市,濟南泉水多達100多處,被世人稱為“七十二泉”,濟南東有大明湖,南有千佛山、趵突泉被稱為濟南三大旅游勝地?!叭辟x予了這座歷史文化古城生命和靈動,也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特色,力求將濟南深厚的地域文化融入到火車站廣場設計中去,全力打造濟南地域特色形象工程。
四、設計內容
(一)廣場平面布局設計
因新建火車站位于濟南市的北面,濟南市民生活區域大多分布于濟南中心地區,因此來往送站車輛的流線行駛也集中在濟南中南地段,濟南北站火車站廣場主要采用中國傳統建筑的中軸對稱布局進行設計,中軸線路主要為步行人流通道區域;由于客流量比較多,難以疏散,所有采用了地下下沉式廣場,進行車流分離的特點進行設計,從主干道進入火車站的出租車排在西側的下沉是廣場進行單行車道進行運輸;公共交通工具在西面下沉廣場進行疏導;私家車進行地面運輸,可以運行到站房門口的停車點乘客下車,單行道行駛至停車場或者城市主干道;北面商業綜合服務樓;廣場西北角為停車場入口。
(二)交通組織設計
濟南北廣場交通組織屬于平面與下沉式相結合的構造形式,設計采用人車分流的交通組織方式,最大限度地疏散出站人群,保證安全性和合理性的設計。廣場中軸線地上步行路線為進出站步行的人流主要通行路線區域,與兩側的下沉式公交車和出租車分開設計,互不干涉,保證旅客的安全性。公共汽車站點位于廣場西側的下沉式廣場中,設置公交車專用通道,單向行車的車道,避免公交車進出站的交叉,保證公交車和旅客的安全;出租車??奎c位于廣場東側的下沉式廣場中,實行單行車道,避免出租車進出站的交叉,保證旅客的安全;地下停車場位于廣場的西北部區域,出于廣場面積緊張和安全考慮,私家車存放地下,節省空間的同時可以做到人車分流,保證游客安全。
五、結論和展望
我國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交通更是發展的奠基石?;疖囌炯皬V場周邊環境設計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明和發展,在滿足交通帶給人們各項便利之后,不僅僅是各項設施的方便,同樣也是一個地域文化在城市中起到的精神文化傳承的作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特色帶給人們的體驗是不同,把濟南的深厚歷史文化和地方性符號元素融入到火車站廣場設計中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建設具有濃厚的濟南泉水文化的火車站廣場,使現代化的火車站廣場成為功能和藝術兼備的一個獨具地域性文化的火車站廣場。
【參考文獻】
[1]譚蔚.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與演替[D].昆明理工大學,2004.
[2]余道明..城市火車站站前廣場城市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6.
[3]胡喬.鐵路客站景觀設計的地域性表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4]劉江,劉武君.城市軌道交通站前廣場規劃設計[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
[5]天津大學,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鐵路旅客站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6]陳娟.景觀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華中農業科技大學,2006.
作者簡介:周超(1989.7-),女,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