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技術以及新媒體數字化概念的升級,技術力量不斷推進人們邁向互聯網信息時代。信息量的增加,龐大的導視系統載體受狹小的公共空間制約,傳統單一的導視系統已經無法容納大量信息。互聯網信息時代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屏幕為主的導視系統載體以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嘗試、豐富傳統的導視系統。
關鍵詞:數字化;導視系統;字體設計
導視系統載體種類豐富:金屬、PC、木材等。屏幕作為科技進步催生出的信息新載體,除了改變人們閱讀方式以外,在公共空間中的信息媒介同樣因為屏幕的普及與發展而改變。互聯網時代下的導視系統已不再是獨立、固定的指示系統,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以屏幕為載體的導視系統傳達信息量增多,更符合被引導者心理,空間層次和界面層次豐富,減少綜合設施成本,綠色節能、低碳環保。
文字是信息傳達中最直觀準確的視覺元素,也是導視系統提供定位信息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字正因為完善和嚴謹的信息表達功能,在區別顏色、圖形等視覺元素傳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當與時俱進,提高效率,以屏幕為新載體的導視系統改變了傳統導向內容固定、信息量局限等問題時,同樣因屏幕顯示的特殊方式給字體設計帶來了新挑戰。如何在屏幕載體像素范圍內清晰地呈現文字,結合屏幕顯示特點讓導向字體閱讀流暢,正是作為信息傳播者的設計師所要研究的問題。
一、屏幕導視載體顯示技術
文字的傳達必定需要通過一定載體,從甲骨、竹簡、紙張,再到今天信息時代下以新媒體屏幕為載體的漢字發展。就屏幕導視系統而言,目前的主流顯示屏幕,按照顯示技術及原理可分為兩種:LCD(液晶顯示屏)、LED(發光二極管顯示屏)。
LCD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平面超薄液晶顯示器,LCD是一種介于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本身不能發光。工作原理是通過將兩個電極之間的液晶通電,通電的液晶分子會因此而改變排列的順序,從而改變透射光的光路,實現對圖像的控制。LCD的優點相對于較早的CRT來說價格更加低廉、輻射低、壽命長、像素數量容易控制等特點,但就目前市場投放的實際應用來看,像素單位較少,幾乎等同于彩色的LED屏幕;LED是發光二極管的英文簡寫,工作原理主要通過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具有單向導電性,走進看我們不難發現LED顯示屏是由大量的發光二極管進行點陣排列得出的,再由這些單一的二極管組合成像素單元的文字、圖像。LED顯示屏優點是:綠色環保(工作電壓極低,節約能源)、抗沖擊性高、可靠性高、壽命長等。
二、導視系統設計表現
談論到新媒體數字化字體設計,不得不說拉丁字母的字體設計。拉丁字母共計二十六個,分大小寫,特點是筆畫少、字形結構較為簡單,字母之間字形大小差距較大,在字母組合排列上比較復雜。
數字化英文字體有很多,Arial、Georgia、Tahoma、Helvetica…。介于是導視系統的英文字體,重點來說一下專門為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設計的無襯線字體Frutiger。無襯線體去繁為簡,恰好減輕了襯線給觀者造成的視覺壓力,使文字的結構在屏幕中更加清晰。Frutiger,是針對作為導視系統“形象、導向、安全”最根本的職責而用心設計的,Frutiger字體特點根據戴高樂機場現代的外觀和從不同角度、大小、距離增加導視信息的可讀性。長字母的上升下延部分非常突出,而且間隔較寬,因此很容易與其他字母區分。
三、數字化字體設計
導視系統所服務的人群文化層次不一,對于字體的統一規范十分重要。識別度和準確傳達指示內容才是好設計。漢字不同于拉丁字母,筆畫復雜,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總量已經超過八萬個,一級常用字也有3000多,如此龐大的數量設計起來難度很大。
所以,作為導視系統來說可視性、易辨性和可讀性尤為重要。拉丁文字母的設計成熟而穩定,比漢字更早地運用在了屏幕載體中。剛才我們所提到的拉丁文字母為了使大小寫以及每個字母的視覺高度一致設置了四條輔助線,那漢字的設計是否一樣可以引入這一概念?另外說到X高度,是指字母的基本高度,精確地說,就是基線到X字母之間的距離,X字高和字母主字高的比例是考察一個字體設計的重要因素,對于漢字比例調節有極高參考價值。除了這些規范性的設計方法,具體的設計方法包括字體中宮、重心的大小,中宮和重心直接體現字體的身材,中宮或緊湊或放松,重心或高或低,身材是不同的。總之,形狀、線條、中宮、重心等因素的設計手法不同,直接改變了字體的特點。
四、結語
科技的進步,將更多的信息可視化并運用于新媒體導視系統中,這種以屏幕為載體的導視系統將改善傳統靜態導視系統牌與信息數量之間的平衡。拉丁字母與中文在屏幕載體下的設計有著很多的共性,但漢字的結構復雜數量龐大增加了設計的難度。這就要求設計師總結和吸收西方的屏幕字體中的養分,運用到屏幕中文字體的設計中來提高效率和質量。由于導視信息精準傳播的字體在屏幕載體中還處于發展初期,如何使導向內容文字達到可視、易辨、可讀,讓使用者從靜態字體到習慣數字化導視字體,也是設計師們所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素鳳.漢字結構演變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陳原川.字體設計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3](漢)許慎著.說文解字[M].長沙:岳麓書社,2006.
[4]林曦.適用于屏幕顯示的中文字體設計探討[J].裝飾,2011(02).
[5]金瓏.以屏幕為載體的漢字字體設計研究[J].北京服裝學院,2013.
作者簡介:蓋世琦(1993.10-),男,河北邯鄲人,天津工業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指導老師: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