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華
摘要:我國古人常用“書香門第”來稱贊一個家族,并且指出“詩書是起家之本”。“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那么,讀什么樣的書才能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最肥沃的土壤,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滋養?我認為,讀書就像交朋友,非善勿近。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經典。
關鍵詞:讀經典;背誦;海量
以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為契機,遵循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閱讀名家名篇,誦讀千古美文,豐厚學生的人文素養,拓寬語文學習天地,打下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1]。我國古人常用“書香門第”來稱贊一個家族,并且指出“詩書是起家之本”。“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那么,讀什么樣的書才能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最肥沃的土壤,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滋養?我認為,讀書就像交朋友,非善勿近。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經典。
什么是經典呢?那些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以及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簡而言之,經典就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比如:《史記》《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孟子》《大學》《世說新語》《古文觀止》;《希臘神話》《圣經故事》《拉·封丹語言》;《愛的教育》《霧都孤兒》《騎鵝旅行記》《格列佛游記》;《唐詩300首》《愛蓮說》《陋室銘》;《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千家字》《千家詩》……這些都是經典。
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
在聽了陳琴老師和韓興娥老師的課以后,我深感自己的責任巨大,雖然我在二十七年的教學生涯中也在不斷向我的學生們推薦有益的課外書,每期為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而讀幾頁論語,背十幾句經典,但是,向兩位老師那樣在語文課上正兒八經地大量教經典的次數是屈指可數的,為他們能在六年時間讓學生“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寫下千萬言”而佩服。試想,假如一個人所背誦的這十來萬字、所閱讀的千百萬字都是“永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卡位維諾語)經典作品,這個人的文學素養還會差嗎[2]?為此,我在教學中也大膽地進行著改革。
一、一個月完成語文課本教學
我是個慢性子,面對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書,我把全書看了又看,整合又整合,怎么算也無法像陳琴、韓興娥兩位老師那樣在兩星期內把它教完。兩星期教不完,那就教一個月吧。
這本書共12個單元,每個單元2至3篇課文,加上每個語文天地中的“開卷有益”推薦的1至2篇文章,總共有45篇,古詩共有9首,要求背的名言警句共14句,要求積累帶“言”“詞”“手”“指”“日”“看”字的成語和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以及有關“智謀”的故事。
我每個星期8節語文課,一個月約32節,開學第一天兩節語文課完成書上的14句名言警句;第二天、第三天四節語文課完成9首古詩教學;要求積累帶“言”“詞”“手”“指”“日”“看”的成語和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以及有關“智謀”的故事在三節課完成;剩余的45篇課文在23節課內完成(每節課上2~3篇)。第二個月開始就進行經典海量閱讀。
二、檢查假期中布置的課外讀物
假期中,孩子們背誦了陳琴主編的《中華經典素讀范本》(一年級上)中的內容。上期末,我班加入了我校剛成立的“經典海讀班”。本期一開學,學校進行了“寒假經典海讀”匯報比賽,我班孩子集體背誦了《弟子規》《聲律啟蒙》《朱子家訓》《春》,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開學第二周,我校大隊部安排到我班進行國旗下演講,我組織孩子們表演了《弟子規》中的《謹》。舞臺上,孩子們一會兒吟誦,一會兒拍著節奏男女生對誦……他們的表演受到了我校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此后,孩子們背經典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三、制定經典素讀要求
加星鼓勵:
孩子們在背誦韓興娥老師創編的《成語接龍》時,每本書的最后一頁專門設計有加星的表格。為了激勵孩子們背成語的熱情,我便規定凡是讀準確一頁便加一顆星,背一頁便加兩顆星。十五顆星可以換一天的同桌,五十顆星可以換和一位老師合影,一百顆星可以換和學校一位主任合影,二百顆星可以換和學校校長合影。這樣一來,孩子們背書的熱情便越來越高,每天一到校,孩子們便拿出書來背,瑯瑯的讀書聲從我班傳出,連平時調皮的幾個孩子也安下心來讀著、背著。當然,為了激勵孩子們,平時的小獎狀不間斷地發。這樣,孩子們的熱情就不會減弱。
四、經典海量素讀
讀書貴在讀經典,讀經典貴在素讀。海讀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巧,巧而后能出新。讀經典貴在黃金期,此階段的記憶將是孩子終生的財富!讓孩子擁有“童子功”是負責任的父母給孩子最深沉的愛。
開學第二個月,我班孩子一邊按我校經典海讀班要求完成《中華經典素讀范本》(一年級下),一邊教學《中華經典素讀范本》(四年級上)。教學中,我首先叫孩子們認真聽陳琴老師制作的光碟吟誦和念誦三遍,然后開火車進行每人一句誦讀,讀得好的組當堂給這組加分,讀漏讀錯的孩子也當堂給本組減分。孩子們害怕減分,都希望為本組加分,所以都會努力讀好。誦讀的方法也像陳琴老師一樣一會兒引讀,一會兒開火車讀,一會兒快讀,一會兒搶讀……孩子們在多種形式的讀中很快就會背了。直到今天,孩子們已經背完了《中華經典素讀范本》(四年級上)的內容,正在完成《中華經典素讀范本》(四年級下)的內容……
這種“不求甚解”“鯨吞牛食”的海量閱讀在我班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我希望我校還有更多的班級也加入其中,讓經典浸潤孩子們。我也相信,在不久的一天,我的弟子們也會個個詩書滿腹,出口成章。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S].2011.
[2]陳琴,華一欣.經典即人生[M].北京:中華書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