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242-01
數學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合理的利用恰當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思維活躍,樂此不疲,沉浸其中。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本就來源于生活,學生的數學學習應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小朋友,你們都知道小猴子最喜歡吃桃子,一天,它摘了兩個桃子,快來看看它吃了幾個桃子?(1)個,你能說說剛才的過程嗎?(2個桃子,被小猴子吃了1個,還有1個,2-1=1)可是小猴子沒吃夠,還想吃,所以它把剩下的1個桃子也吃掉了,快來看看,桃子還有嗎?(沒有了)一個桃子也沒有用幾來表示呢(0),這樣把原本抽象枯燥的數字教學變成了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引導學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了0的基本含義,學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學習興趣特別濃厚。
2、創設操作性活動環節,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為主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體驗,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安排了兩個動手操作情境。一是涂出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的四分之一。二是通過折一折、涂一涂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分數來,整個的活動過程,學生樂在其中,既理解了分數的基本含義,又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大大增強了探究的欲望,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數學課堂巧提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課堂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比較好的途徑,通過課堂提問,能夠及時的發現一些問題,及時的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并以此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在我的課堂上,無論學生有多少人,我都注意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比如: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或比較淺顯的問題,最好讓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來回答,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起點高、靈活性強的問題選擇中上等學生,因為一般來說,起點高、靈活性強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這種能力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的,只有成績在中上等以上的學生才可能具備;開放性和創造性問題選擇優等生,因為這類問題比較開放,起點較高,要正確回答,必須有一定的思維綜合能力才行,所以在回答時應選擇這一類學生來回答。當然無論是什么層面的問題,也無論是請怎樣的對象來回答,我們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讓全體學生共同掌握,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三、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如一些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而復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一般來說,重點的問題,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如教學“正比例的意義”時,當我們共同學習了例1后,我放手讓學生自學例2,并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同學們經過合作討論,得出了結論:“首先看看是否是兩種相關聯的量;其次它們是怎樣進行變化的,最后它們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四、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體驗“再創造”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讓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我不是只讓學生只會折1/2,而是引導學生利用圓、正方形等圖片,讓他們自己探究,自己創造,使他們對分數的印象深刻,在自我探索中掌握了分數的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五、有效評價,使課堂更加溫馨
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能夠讓課堂充滿熱烈。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學生的優點。不同的學生,對于表揚的期待與反應是不相同的。如回答簡單的問題,學優生對于老師是否表揚往往表現得無所謂,受了表揚也常常是反應平平;而后進生則不然,他們很在乎老師的表揚,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受到表揚后也能高興一番。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候對于表揚的期待與反應也不相同。如學優生在解出難題或者對某題有新的解法時,他們就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贊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感覺很興奮”。針對不同的需要,我們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表揚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表揚學生需要的,表揚學生在乎的,這樣的表揚式評價才會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只有充分的選擇適合學生的合理的教學策略,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主動性,使學習不再是負擔,引導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享受學習,并樂在其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