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孫仰慧
摘 要:書法,“書”即書寫,“法”就是規則,囊括用筆、結構、章法和墨法等基本要素和規則。書法教學的回歸是學校素質教育的必然需要,也是學校集中教學的一大優勢。我校經過多年實踐,結合鎮原“中國書法之鄉”的資源優勢,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書法教學之路。
關鍵詞:初中書法教學;鎮原書畫;書法特色
鎮原縣是黃土高原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書法藝術源遠流長,2010年被中國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古有劉之靄、張宸樞、張炳麟等書法大家,今有崇尚書法藝術、懸掛名人字畫、閑暇臨帖習字的優良傳統,形成遠近聞名的“鎮原書畫現象”。鎮原人十分重視書法教育,早在康熙、乾隆年間鎮原貢生張繼孔就捐資成立中峰書院,專修書法教學。我校地處鎮原縣城城鄉結合部,具有一定的地緣優勢,近年來我校大力實施書法教學,開展書法交流活動,學生學習書法興趣漸濃,書法教育成效顯著。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 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突出書法特色
我校堅持“面向全體,全員參與”原則,立足課堂教學,在初中三個年級全面開設書法課程,將書法教學納入課程計劃,規定課時,嚴格考核。保證每班每周至少一節書法課,用于書法教學指導,每天至少20分鐘,用于臨摹練習,周末可布置適量的書法作業。同時,注重書法教科研活動的開展,舉辦書法研討課和觀摩課,積極應用現代先進的教育設備,創建名家書法視頻教學資源庫,涵養學識,開闊眼界。
在書法教材運用方面,我們堅持以義務教育階段的《寫字》為基礎,整合各類教材,對應初中語文教材的生字序列,緊扣書法教學指導的要點和練習特點,楷書入手,唐楷入門,夯實學生習帖練字基礎。在教師資源方面,除社團活動外,我校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充分開發教師資源,鼓勵有書法特長教師和有書法影響力的家長積極參與書法教育教學,并將書法教學納入教職工的年度考核,教師的勞動得到了基本的尊重,書法愛好者加入書法教學的熱情大大增加,有效解決了書法師資匱乏的問題。
從書法教學的成效來看,最直觀的就是學生書寫字跡清晰端正,心態健康陽光,做事認真專注。同時,對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書法改變了孩子的浮躁性情,有助于孩子控制情緒,使其的性格更平和,思維更開闊。
二、 以社團活動為陣地,打造書法品牌
除了正常的書法課堂教學外,我校堅持“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原則,對書法有濃厚興趣,有一定特長的學生組建成書法社團。充分利用鄉村學校的少年宮平臺,聘請校外專業書法輔導員,以走班制的形式輪流開展授課,通過班匯報、級評比、校展示,并通過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大型師生書法展”環節,讓學生集中展示活動成果,使學生在被欣賞中體驗到書法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書法社團最被家長稱道的是:“學困生”的需求受到了重視,個人的興趣愛好得到了尊重,并使他們在自主選擇與自我設計中獲得充分地發展。我們既為高一級學校培養了像郭恒、賈博、姚淵、馬卓文、景千芝等一批北大清華高材生,也涌現出了涌現出佟文元、安子涵、劉品亦等書法小新星。其中趙恬逸、白露、任雪怡、陳天琦在全國中小學書畫攝影大賽中獲金獎。2010年,兩基國檢期間,前教育部副部長王湛先生在看到我校的書法教學成果時,非常高興,欣然題詞“培養興趣,發展特長”,鼓勵我們將書法教學長期堅持下去。中央黨史辦主任曲青山同志在考察我校黨史教育活動室,對我校的“書法傳承,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給予充分肯定。
三、 以對外交流為平臺,重視“以墨會友”
鎮原縣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蘊,書法圈子寬廣,擁有堅實的大眾審美基礎。據統計,鎮原縣擁有國家級書協會員20多人、省級書協會員120人、市縣級書協會員2000多人,成立有鎮原書協、鎮原老年書協、老年書畫院等機構,書畫愛好者達25萬人以上。正是有這樣的優勢,我們堅持和相關單位舉辦“書法進校園”活動。書法代表與師生現場互動,通過專家現場創作、臨帖示范、指導點評、分享心得,引導學生感受書法的獨特藝術魅力。在書法名家揮毫環節,他們揮灑自如的創作、精湛的書法技藝和美輪美奐的書法作品,充分展示出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以及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被深深地感染,學習書法的熱情被大大激發。在專題講座中,書法家的講座內容翔實,旁征博引,語言風趣,讓廣大師生感受到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領略到了書法藝術的源遠流長和無窮魅力,為廣大師生搭建了與書法名家零距離交流的機會,使師生們對書法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在與友好學校的交流中,我校書法教學得到了兄弟學校的認同和贊賞,天津紅光中學、鳳翔橫水中學等校先后來我校考察交流。
四、 以文化建設為窗口,營造書法氛圍
學校充分利用文化創建契機,烘托書法特色校園文化氛圍。在校園景觀拓展方面,辦公樓前的假山上,正面雕刻的是我們書法文化的核心內容:尚勤、博雅、敦品、勵行。墻面文化則結合各棟樓的功能,各突出一個主題,包括“古訓育人”“詩詞古韻”“格言勵志”等版塊,旨在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的潤澤和育化。從形式上,大多是采用手繪墻畫的形式,完全由我們學校的老師親自設計、繪制完成的。而校園內外的各種標語、格言牌、提示語、宣傳欄,均采用“毛筆”書寫的呈現方式,裝幀采用長卷卷軸樣式,古雅大方,使其獨具書法特色。在走廊文化方面,懸掛當代鎮原書畫名家作品,設有學生書畫展覽專區,班級文化建設方面,開辟有書法展示欄目,為學生的書法學習提供了舞臺。
五、 以社會實踐為途徑,體驗書法樂趣
一是學生成長檔案,見證學生書法成長歷程。以班級為單位,留存墨跡,整理歸檔,增強學生學習自信。二是社區書法活動,分享學生書法成果。鎮原縣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都有掛紅對聯的傳統習俗,既透著年逢盛世的喜氣,也彰顯家庭的文化,學生“送春聯”的志愿書法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三是積極創作參展,深入到鎮原書畫一條街,積極參加展覽賽事、交流活動,助力每年一屆的新人書法作品展。堅持普及與提高并舉,不斷發現新人、推出新作,對于持續推進區域性書法藝術事業的健康發展與繁榮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