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農村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結構中的一部分,備受社會關注。同時由于幼兒教育直接影響了學生后期成長,因此幼兒教育十分重要,然而當前在農村幼兒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小學化這一教學狀態,農村幼兒教師不顧教育法律以及幼兒的身心成長,將幼兒教育小學化,基于此,在培養幼師的過程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上述問題,為幼兒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對策
一、 前言
幼兒教育決定了幼兒的成長方向,只有做好幼兒教育,才能夠保證學生后期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智力開發、學習習慣培養以及全面發展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本文就在分析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能夠為農村幼兒教育做出貢獻。
二、 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調查
由于農村幼兒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大部分農村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存在著提高教學難度,使學生能夠提早進入小學教育階段的教學理念,在該教育理念的引導下農村幼兒教育走向了小學化這一教學現狀。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現狀十分嚴峻、不容樂觀。同時有美國研究學家指出,對于兒童來說,在五歲以前是他們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幼兒教育也得到了發展,但同時教育普遍化程度越來越深,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小學知識,教師在幼兒階段就開展了小學內容的教學。
三、 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
(一) 制約幼兒全面發展
雖然在幼兒階段教授小學知識能夠使幼兒掌握到更多的知識,但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減少幼兒在其他方面投入的時間,制約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通常情況下,幼兒會對很多事情充滿興趣。但是當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時,家長以及教師為了幼兒能夠跟上教學進度,會讓幼兒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減少了幼兒在自己感興趣方面上的時間投入,同時由于幼兒教師更重視幼兒的學習,因此也會忽略幼兒其他方向的培養,不利于幼兒全面發展。
(二) 不利于幼兒智力開發
美國心理學研究人員曾表明,以一個正常18歲學生智力水平為基準,他有50%的智力是5歲之前獲得的,由此可見,幼兒教育對幼兒智力的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還相對較低,因此對處于幼兒階段的學生發展來說,更應該為其提供一些具有游戲性質的教學內容。然而在農村教育小學化的過程中,學生會過早地接觸到一些高難度的知識,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停滯不前,甚至還會出現農村幼兒進入到小學階段時厭惡小學教學的情況,不利于幼兒智力開發。
(三) 不利于培養幼兒學習習慣
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培養幼兒學習習慣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由于幼兒在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會學習到很多小學階段才會接觸的知識,當學生進入小學階段后,學習的知識具有很大的重復性,部分幼兒對知識記憶較為牢固,因此會產生知識難度低,不用認真學習就能夠掌握的想法,導致學生養成不思考、不努力的學習習慣。當再接觸到幼兒教育中沒有學習過、難度較高的知識時,學生勢必會出現手忙腳亂,適應能力不強的情況,無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 解決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對策
(一) 科學劃分農村幼兒與小學界限
師范學院作為培養農村幼兒教師重要的場所,在解決幼兒農村教育小學化的過程中就要做出貢獻。首先,師范院校教師應該科學劃分農村幼兒與小學界限,使師范院校學生能夠從自身出發更深入的了解到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區別以及自身在后期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例如,師范院校教師在為學生講課時,首先就可以為學生講授幼兒與小學生之間的區別,并在此基礎上,使師范院校學生提高對幼兒教育的重視,明確劃分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的界限,為農村幼兒發展做出貢獻。
(二) 積極培養幼兒教師認知能力
要想提高農村幼兒教育水平,避免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師范院校在培養幼兒教師的過程中,就要積極培養教師的認知能力,使其能夠從幼兒發展角度上開展后期教育工作,更好地遵守教育規律,使學生在幼兒教育階段受到全方面培養。
除此以外,由于家長在幼兒發展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培養幼兒教師認知能力的同時,也要使其認識到家長的重要性。從而在后期教育過程中能夠通過與家長溝通,改變家長追求速度而不追求質量的想法。
(三) 加強對師范學生“幼小銜接”的教育
當前農村幼兒教育出現小學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小銜接”效果不佳。在大部分農村教育結構中,都忽視了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之間溝通工作,出現了各自關門教學的情況。基于此,為了避免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師范院校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幼兒教育內容時,就要加強對學生“幼小銜接”的教育,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認識到“幼小銜接”的重要作用,從而在日后開展教學工作時,能夠做好與小學教師、機構的溝通工作,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授“畫字、識字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講授該游戲,能夠使師范院校學生掌握更多“幼小銜接”教育方法,保證幼兒教育的有效性。
總結
總而言之,只有避免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才能提高幼兒智力水平,使幼兒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全面發展。基于此作為師范教師,在培養幼兒教師的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合理劃分農村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界限,提高幼兒教師認知能力,并做好“幼小銜接”教育工作,確保幼兒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敖春美.寧夏農村地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表現及對策研究[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252-253.
[2]劉海華.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及對策探析——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視角[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6,(09):67-71.
[3]葉彰媯.讓幼兒教育回歸本位——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與對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3):100-101.
[4]高佳.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及對策分析[J].河西學院學報,2009,(06):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