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處于幼兒教育突飛猛進、競爭逐漸加劇的現代社會,幼兒教師的心態怎樣?教育學博士李生蘭女士于上海進行的一次調研工作,表明幼兒教師具有不小的工作壓力。本人覺得這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筆者針對上海地區一些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狀況展開調研,發現他們遇到的工作壓力一般包括:心理負擔重、困惑重重、感覺勞累、缺乏成功的感覺、心中慚愧不安、與同事相處不好。為了促進他們將壓力轉化成動力,繼續提升工作成績,給出了部分意見:老師應當重視自身的健康保護,院領導應當合理安排相關工作,有關主管機關要召集學習和咨詢,有關培訓組織要展開心理輔導工作。
關鍵詞:幼兒教師;工作壓力;心理健康
引言
處于社會轉型的歷史背景下,幼兒教師的生活情況又得到了公眾的重視。這些年學前教育行業的轉型使眾多幼兒教師遇到了嚴重的就業危機與收入危機。社會對其地位、收入水平的忽略和對其日益提升的要求當中產生了逐漸擴大的深淵。
一、 調查方法
為了具體掌握幼兒教師的心理負擔,本人通過自行編制的相應詢問表,對某地區的幼兒教師展開了一輪深層次的調研。參加調研者的大致信息如表1。在詢問表中采取了十分科學的指標,克倫巴赫alpha系數為零點九二,分半信度系數為零點九零與零點八二。詢問表包括3大塊,對應著精神壓力的判斷、來源與自我疏導的趨勢。每一塊的克倫巴赫alpha系數是零點八九,零點八三與零點六七。每一塊包括幾個調研項目。
二、 調查結果
(一) 主要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對主要變量進行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表1結果顯示,幼兒教師工作負荷、地位發展、幼兒因素、人際環境、職業期望與他們的自信、希望、樂觀、韌性、職業認知、職業需要、職業情感、職業意志、心理幸福、情緒幸福、社會幸福和認知幸福呈顯著負相關。自信、希望、樂觀、韌性與職業認知、職業需要、職業情感、職業意志、心理幸福、情緒幸福、社會幸福和認知幸福呈顯著正相關。職業認知、職業需要、職業情感、職業意志與心理幸福、情緒幸福、社會幸福和認知幸福呈顯著正相關。
(二) 入職3—6年和13—19年是心理壓力體驗的兩個峰點
在對調研對象的精神壓力予以t檢驗的時候看到,于各個工作年限當中,他們精神壓力的區別并不明顯。然而經由對平均數分布圖的對比看到,從業三年到六年的調研對象感受到的壓力更大,乃至高于從業時間超過二十年的調研對象。綜合晤談筆者看到,從業三年到六年的調研對象因為曾經的抉擇而必須無言地接受職業理想慢慢幻滅的精神壓力,這為其帶來了極大的精神負擔。于對工作年限這一要素做出調查研究的時候,筆者也看到了其他需要關注的情況:工作年限在十三年到十九年之間的調研對象所承受的心理負擔于所有調研對象當中居于首位。固定的職業為其提供的保障與滿足業已消失,對自身的作用和職業做出再次衡量的思想每時每刻都干擾著他們對自身工作的再次考量,這個時候剛好為幼教工作最暗淡的階段,而此前的數年則為這一工作的最佳階段。
(三) 不同學歷的幼兒教師心理壓力之間存在差異
于這輪調研當中,筆者看到各個教育程度的調研對象的精神壓力沒有明顯區別,通過對比看到大學專科畢業的調研對象壓力最小,研究生畢業的調研對象壓力最大,然后為大專、本科畢業的調研對象與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的調研對象。
教育程度愈高,調研對象的精神壓力就愈重。后來對調研進行晤談的時候筆者看到,對社會的高期望值為教育程度較高的調研對象心理壓力更大的關鍵因素。這些幼兒教師認為,上了這么長時間的學,當然期待找到一份更好的職業。此外,關于教育程度愈高精神壓力愈重的情況,不僅能夠以上述觀念來理解,還能夠以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來理解。該定律主張,個體的喚起程度和他們的教育、職業水平并非一次函數關系,也就是較低的喚起讓個體過于放松,無法取得好的成績,而較高地喚起能夠推動個體高效工作。然而,應當考慮到若長時間處在較高的喚起狀態將導致個人產生焦躁、勞累之類不良心理狀態。教育程度更高的調研對象就是長時間處在較高的喚起狀態,所以心理負擔更重。
三、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筆者主張于整個社會重視教改、重視幼兒素質教育的歷史環境當中,大家需要將關心和愛護的眼光移到幼兒教師身上。以下為詳細意見:
幼兒教師應當自覺地、努力地調整自身心態,應當設定恰當的職業與人生理想。主要應當重塑自身決定成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時候那種工作意志與責任感,并且應當相信如今廣泛推行的幼兒教育改革;日益調整自身對待人生與工作的時候較多依賴外界環境的心理,形成不受外界干擾的心理;對自身的工作做出真實的判斷,抵制外界環境中心浮氣躁氛圍的干擾。從業時間在三年到六年的幼兒教師應當主動向工作單位、職業組織及有經驗的同事求助,平穩走過工作道路上首個動蕩期;從業時間在十三年到十九年的幼兒教師應當主動獲取家人的理解,有效處理對工作進行再次考量所引起的風險。
參考文獻:
[1]付云霞.幼兒教師壓力的來源及對策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146-148.
[2]王鋼,張大均.幼兒教師職業壓力對職業認同的影響:應對方式和心理資本的作用[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0: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