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靈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逐漸進入關鍵時期。當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現代化發展中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在這樣的哲學思想大環境下,筆者試著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探究一下有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新常態。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順序與流程,摸清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脈絡,然后根據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經濟模式選擇中的市場經濟態度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最后根據市場經濟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的全面發展論述了中國完善市場經濟實現中國夢的可行性。
關鍵詞:經濟視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市場經濟
在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時我們往往把馬克思的相關理論按照角度不同劃分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社會主義的科學性三個角度。但是根據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的發展中我們逐漸發現,其實這樣的界定方法是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一種誤讀,因為這三個領域的設計思想其實并不是來自于馬克思本人,而是來自于恩格斯的《國民經濟學和社會經濟學》以及《國民經濟學批判史》等著作中的論述,從這幾本著作中論述的角度來看,恩格斯在幾本書中主要表達的含義是通過批判思想體系來實現新社會主義的撥亂反正,而不是為了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樣的理解具有嚴重的片面性特征。為了研究當前經濟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含義,就必須要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狀與理論進行細節分析。
一、 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市場經濟的必要性
由于我們國家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市場經濟體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其實質核心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念,但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念在市場經濟中的應用我們不應該照搬照抄,而是應該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相結合,才能夠全面地展示出馬克思主義的全貌,為更好地發揮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從經濟視域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正式進入中國主要是從“五四運動”后逐步展開的,其對于我國的整體政治體系建設以及經濟文化建設的影響也已經接近一百年的時間。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扎根并茁壯成長,一方面得益于馬克思與恩格斯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學者的共同努力以及相互信任,也就是說依靠的是馬克思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另一方面還是得益于中國共產黨在進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開創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型,并且不斷創新與發展的結果。為了具體了解如何在經濟視域中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下面我們就沿著歷史的脈絡了解一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流程。
(一) 市場經濟的出現與發展
我國市場經濟的出現與發展的摸索主要是從建國后逐步開展的。首先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立了“大躍進”的改動,包括文革模式以及洋躍進模式等等改動。我們常把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造界定為兩個組成部分,一個部分是“一五模式”而另一個則是“大躍進模式”。在這個時期中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主要還是以蘇聯的經濟體制作為模板,由于缺乏與國情的特殊性相結合,所以這個時期的市場經濟不能夠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只能算是一種低水平的計劃經濟雛形。實際上,這個時期的計劃經濟的發展形成屬于毛澤東思想的范疇,這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形成了一定的阻礙,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很少把毛澤東思想作為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一員的原因。
(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鄧小平理論的出現也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地位,并且開始逐漸走上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結合中國當時一窮二白的發展現狀,為了探求出路,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中國運用市場經濟的領導核心,通過堅持市場經濟為主體,多種方式并存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以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社會分配制度,大大加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速度,提高了效率,保證了整個國家的生產積極性。
(三) 堅持市場經濟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以江澤民為領導的黨中央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市場經濟體制內的重要發展與成長。通過堅持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經濟建設發展方向,無論是在解決我國廣大人民的溫飽問題上還是在促進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促進經濟整體發展活力上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通過維持下層建筑的穩定發展也促進了上層建筑的相應發展。
(四) 完善市場經濟依然是實現中國夢的唯一途徑
近些年來,在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堅持社會主義發展觀的領導下,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產力水平得到了穩步提升,再加上最近兩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關政府減少灰色收入的預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反腐倡廉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政治工作環節一個藍天,還共產黨一份清白,也是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集中關鍵力量,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的保障。總的來說,就目前而言,只要我們繼續堅持黨的領導,繼續走科學發展之路以及結合馬克思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一定可以逐步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總結
隨著我國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速度與質量,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各種沖突與不足甚至是問題,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并且堅持科學完善的社會發展觀,就一定可以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毛靜.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視域下看中國傳統文化[J]. 中國校外教育.
[2]袁偉.從經濟視域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 新西部(理論版),2016,18:2-125.
[3]劉力波.文化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陜西師范大學,2007.
[4]宋一.市場經濟視域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考[J]. 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