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曉輝
議工筆畫的“寫意精神”取向
文/雷曉輝

雷曉輝 老腔 98cmx180cm

雷曉輝 自樂 220cm×560cm 絹本
工筆畫是中國繪畫早期重要的一種存在形式,工筆畫也是中國繪畫的一種重要構成部分,在元代水墨畫成為主流以前,工筆畫一直是中國畫的主體形式。工筆畫從表面語言看是力求“形似”的,具有相對的寫實性,但這種寫實性與西方繪畫的寫實主義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是對客觀物象的復制,而是主觀對客觀的一種提煉加工。工筆畫的寫實性具有強烈的民族習慣和民族文化特征,實質上只是中國式的寫真,本質上還是寫意的,而“傳神寫意”是中國歷代畫家永遠精神的追求。中國畫的工筆、寫意,都遵循著中國藝術美學法則,其精神實質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寫意,以寫意精神為終極目標。
中國工筆畫相對于“形”來說較嚴格,它以工整細致、繁密無間的技法為主要表現方式。工筆畫在反復渲染、烘托、營造一種氣氛、一種意境;而畫家在經營過程中、在多種或工或簡中,去尋求自己感興趣的最適合的語言表達內心體驗與內心情感,傳遞出自己的真實感情,而這種內心體驗與內心情感的升華就是“意”。作品品味、格調的高低,就在于是否具備畫家內心真情實感的升華,即寫意的精神。畫面表現方式的“寫實”或“寫意”要符合中華民族的“尚意傳神”欣賞觀念。畫家依據個性特點、表達需要選擇哪種表現方式,皆是可取的。總體來看,對寫意精神的追求是中國所有藝術的精神追求,中國畫概莫能外,是寫意的藝術,工筆畫固然要以寫意精神為其價值取向。
從客觀的“形”到畫家主觀的“意”,體現了畫家的思考過程,從最初的潛意識到相對成熟,也是對畫面意境的營造過程,所以工筆畫“寫意精神”的重點是“思考過程”的逐漸成熟,就是“意”,而“寫意精神”的本質是畫家借物詠懷、傳情達意。在工筆畫創作中,從構圖、語言表達、形象確立、傳遞感情,都離不開一個“意”字。“意”是指畫家對自然世界的客觀認識,“意”是中國傳統藝術精神性的重要特征,“意”在工筆畫創作前后貫穿始終。
“寫意精神”是中國藝術的目標追求,而它的藝術精神性來自于中國人對自然界認識過程中形成的宇宙觀,而中國人的宇宙觀決定藝術思想,這種藝術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體現和追求的是一種“道”境,“道”決定了中國傳統藝術精神性的特征、特性,當然就決定了中國畫的精神取向。“道”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最具影響的觀念范疇,中國人認為“道”是客觀世界的本質,是萬物生命的本質,是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

雷曉輝 治沙模范牛玉琴 190cm×270cm
儒道佛三家對“道”的解釋各有側重,但殊途同歸,最終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在繪畫上的體現就是表達一種情緒、營造一種意境;畫家通過表達情緒、營造意境,在作品中感悟“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這就是中國畫寫意精神由“意”達“道”的過程。
中國畫在技法上向寫實或寫意兩個方向發展,而由“意”達“道”的過程中以“中庸”“中和”哲學觀念來把控;工筆畫寫實在宋代發展到高峰,但本質精神還是寫意的,并未發展到追求感官真實刻畫的寫實樣式;而寫意畫發展到吳昌碩、齊白石的大寫意,也并沒有發展到西方的抽象、變形藝術樣式。中國人認為“過猶不及”,這些都與寫意精神中“中庸”“中和”哲學理念有關,不會走極端。
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取向不僅僅為中國畫所有,在中國其他藝術門類如詩歌、雕塑、音樂、舞蹈、戲曲、建筑等都有充分的體現。“寫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認識自然過程中所積累、創造出來的思維方式,這也從某種意義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獨特的文化傳統。“寫意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詩意情懷,體現了中華民族與自然萬物的共生共處,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由此可見,工筆畫以“寫意精神”為其價值取向,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
技法寫實的工筆畫追求的“寫意精神”必須是畫家真情實感的體現,這種真情實感的本質是傳情達意,也就是說作品要有情感。工筆畫技法無論多寫實,如果沒有情感就毫無意義了。沒有情感的工筆畫,從本質上失去藝術的意義和價值,也就是說,沒有情感的所謂“藝術作品”是偽藝術。
當我們游離于形形色色的各種展覽中時,許多作品并不能引起觀看者的共鳴,這就是作品缺乏感情所致,作品缺乏感情自然就是畫家缺乏感情,缺乏感情的畫家和缺乏感情的作品焉能感人。在畫家眼里,在工筆畫的世界里,無處不是“情”無處不是“意”,畫家的情感要超越客觀世界,只有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作品,作品才能打動別人。
在優秀經典的工筆畫作品中,從畫面本身均能感受到畫家以“寫意精神”為其本質追求。“寫意精神”歷來都是中國繪畫發展的一條主線,是中國畫的核心主體精神取向,無論工筆還是水墨。畫面語言的距離越大,形式感越強,語匯才能越豐富,其各自的審美趣味才會更強烈。優秀的工筆作品傳遞出的精神美感與優秀的水墨寫意作品兩者一定是殊途同歸的。
當世界古文明都消失時,唯獨中華文明淵源流傳,千年不衰,寫意精神正是內因之一。所以,工筆畫堅持寫意精神取向,就是對中國民族文化的堅持和自信。弘揚寫意精神也是每一個工筆畫家的責任和義務。

雷曉輝 灰色記憶 200cm×600cm

雷曉輝 嬉 235cm×176cm

雷曉輝 我們小區 190cm×220cm

雷曉輝 小販 200cm×200cm

雷曉輝 關中憶事·二舅 135cm×200cm

雷曉輝 成長日記·夢 98cm×180cm

雷曉輝 加油 145cm×185cm

雷曉輝
雷曉輝,1975年生,1996年畢業于西安美院附中,同年被保送國畫系,2000年畢業留校任教,現為西安美院藝術教育學院副書記、副院長(主持工作)、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美術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西安青聯委員。
2004年《臘月·正月》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陜西分展區一等獎。 2007年《凝》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小幅工筆重彩作品展。2008年《塬》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2009年《關中憶事·二舅》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全國美術作品展。2010年《我們小區》獲首屆陜西美術獎中國畫優秀創作獎。2011年《自樂之一》獲由中國美協主辦的輝煌浦東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2011年《自樂》系列之一獲慶祝建黨90周年陜西綜合美展一等獎。2012年《自樂》之二獲紀念毛澤東《講話》發表70周年,陜西人精神綜合美展一等獎。2013年《治沙模范牛玉琴》入選陜西人文千年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工程。2014年《灰色記憶》之一入選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2014年第三屆造型藝術新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