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北京 100074)
用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對行心臟手術的小兒實施麻醉的效果探析
代 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北京 100074)
目的:探討用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對進行心臟手術的小兒實施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顧性研究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進行心臟手術的80例患兒的麻醉情況。將這80例患兒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比組。在這兩組患兒進行手術期間,使用丙泊酚對對比組患兒進行麻醉,聯合使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對試驗組患兒進行麻醉。手術結束后,比較兩組患兒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睜眼的時間、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治療的費用和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試驗組患兒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睜眼的時間和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均短于對比組患兒,其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的費用大體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對進行心臟手術的小兒實施麻醉可有效地縮短其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睜眼的時間和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降低其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不會增加其治療的費用。
心臟手術;小兒;舒芬太尼;丙泊酚;聯合;麻醉
心臟手術是兒科常見的手術類型。臨床研究發現,確保小兒心臟手術成功的關鍵是對其進行有效的麻醉。目前,臨床上對小兒心臟手術麻醉的要求是在保證麻醉效果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患兒在術后蘇醒的時間,降低其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使用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對進行心臟手術的小兒實施麻醉。現將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擇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進行心臟手術的80例患兒作為研究的對象。將這80例患兒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比組。在試驗組患兒中,有男患兒22例,女患兒18例;其中ASA分級為Ⅰ級的患兒有23例,為Ⅱ級的有17例;其年齡為0.3~14歲,平均年齡為(6.7± 1.4)歲;其體重為3.4~45.3 kg,平均體重為(22.8±4.5)kg。在對比組患兒中,有男患兒23例,女患兒17例;其中ASA分級為Ⅰ級的患兒有24例,為Ⅱ級的有16例;其年齡為0.4~14歲,平均年齡為(6.8± 1.3)歲;其體重為3.5~45.6 kg,平均體重為(22.6±4.4)kg。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在兩組患兒進入手術室后,均為其建立2條靜脈通路,同時監測其腦電雙頻指數和血壓、心率等生命指征。使用丙泊酚對對比組患兒進行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先按照0.01~0.02μg/(kg·min)的劑量為患兒靜脈滴注生理鹽水。在30min后,為患兒靜脈輸注濃度為1.0μg/ml的丙泊酚,然后逐漸增加丙泊酚的濃度,直至其丙泊酚的血藥濃度達到平衡狀態。聯合使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對試驗組患兒進行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先按照0.01~0.02μg/(kg·min)的劑量為患兒靜脈滴注舒芬太尼。在30min后,為患兒靜脈輸注濃度為1.0μg/ml的丙泊酚,然后逐漸增加丙泊酚的濃度,直至其丙泊酚的血藥濃度達到平衡狀態。
手術結束后,比較兩組患兒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睜眼的時間、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治療的費用和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
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兒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睜眼的時間和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均短于對比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的費用大體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指標和治療費用的比較( ±s )

表1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指標和治療費用的比較( ±s )
組別(n=40)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min) 術畢至拔管的時間(min)術畢至睜眼的時間(min) 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h) 治療的費用(元)試驗組 4.3±1.6 14.3±2.4 8.4±2.7 5.02±3.3 22431.6±2742.3對比組 8.6±2.3 24.5±3.6 20.5±5.5 8.02±3.1 22168.4±2045.6
試驗組患兒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兒麻醉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n(%)]
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都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藥。舒芬太尼的鎮痛效果較好,但鎮靜的效果較差[1]。丙泊酚的鎮靜效果較好,但鎮痛的效果較差[2],而且會延長患者術后蘇醒的時間,增加其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將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對進行心臟手術的小兒進行麻醉,不僅可以起到良好的鎮痛和鎮靜的作用,還能減少丙泊酚的用量,從而縮短患兒術后蘇醒的時間,降低其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3]。
本次研究的結果說明,用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對進行心臟手術的小兒實施麻醉可有效地縮短其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睜眼的時間和在監護室停留的時間,降低其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不會增加其治療的費用。
[1]彭祿林.舒芬太尼與丙泊酚聯合治療在小兒麻醉臨床治療中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6,15(6):68-69.
[2]孫茫,劉陽,于晴,等.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患兒小兒心臟直視手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10(39):949-952.
[3]馮增光.舒芬太尼用于小兒心臟直視手術快通道麻醉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3,8(1):9-10.
R782
B
2095-7629-(2017)18-0023-02
代岱,男,1972年出生,漢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