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口腔科,江蘇 南京 211100)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治療牙髓炎的效果對比
李 丹
(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口腔科,江蘇 南京 211100)
目的:比較用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與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治療牙髓炎的效果。方法:將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口腔科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接診的62例牙髓炎患者作為本研究的對象。隨機將這62例患者分為熱牙膠組和冷牙膠組,每組各有31例患者。對熱牙膠組患者采用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進行治療,對冷牙膠組患者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時間、治療的總有效率及其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結果:熱牙膠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時間短于冷牙膠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熱牙膠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冷牙膠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治療牙髓炎的效果相比,用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治療該病的效果較好,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術中進行根管充填的時間較短,且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較低。
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牙髓炎
牙髓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口腔疾病。該病是指發生于牙髓組織的炎性病變。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在不受任何外界刺激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劇烈的牙痛,且疼痛具有陣發性發作或陣發性加重的特點。牙髓炎雖然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但卻會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因此,臨床上應及時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主要對牙髓炎患者進行根管治療。進行根管治療所采用的填充技術主要有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和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為了進一步比較用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與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治療牙髓炎的效果,筆者對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口腔科近年來接診的62例牙髓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口腔科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接診的62例牙髓炎患者。其中,排除合并根尖炎或牙周病的患者,排除根管內出現明顯滲出液的患者,排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不愿參與本研究的患者。隨機將這62例患者分為熱牙膠組和冷牙膠組,每組各有31例患者。在熱牙膠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齡為18~51歲,平均年齡為(32.4±6.5)歲;病變牙齒:有14顆中磨牙發生病變,11顆前磨牙發生病變,6顆前牙發生病變。在冷牙膠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17~53歲,平均年齡為(31.8±7.1)歲;病變牙齒:有15顆中磨牙發生病變,9顆前磨牙發生病變,7顆前牙發生病變。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對熱牙膠組患者采用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進行治療,方法是:術前,對患者的患牙進行X線檢查,了解其牙齒的病變情況。根據患牙根管的粗細進行根管預備。對于細小的根管,用Protaper鎳鈦機并采用冠向下預備技術進行根管預備。對于粗大的根管,用不銹鋼K銼并采用逐步后退法進行根管預備。在進行根管預備時,盡可能地保持根管原有的形態,使根尖到冠部形成連續的錐度。然后采用連續波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完成根管充填,最后采用碧蘭糊劑將根管封閉。2)對冷牙膠組患者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進行治療,方法是:根據患者患牙牙尖的直徑,對其進行常規的根管刮潔術,并用鎳鈦K銼在根管壁上涂封閉劑。選擇合適的主牙膠尖,將其插入到根管內,直至達到根管的工作長度,使患者的根尖區有緊縮感。將適量的封閉劑放置在根管內,用側方加壓器對主牙膠尖進行側方加壓。壓出空間后,在根管內插入副牙膠尖。反復進行上述操作,直至將根管填塞緊密。用熱器械將髓室內多余的牙膠尖切除,用垂直加壓器壓緊牙膠。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時間和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治愈、好轉和無效三個級別。術后3個月,患者未出現任何的不適,其患牙的咬合功能完全恢復,且進行X線檢查顯示其病變處完全恢復正常,為治愈。術后3個月,患者無自覺不適,其患牙的咬合功能基本恢復,且進行X線檢查顯示其病變處基本恢復正常,為好轉。術后3個月,患者的患牙存在明顯的叩擊痛,其患牙的咬合功能較差,且進行X線檢查下顯示其病變處無任何好轉,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和治療的總有效率用%表示,用X2檢驗,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時間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熱牙膠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平均時間為(17.3±4.1)min,冷牙膠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平均時間為(26.8±4.2)min。熱牙膠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時間短于冷牙膠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52,P<0.05)。
熱牙膠組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為6.45%(2/31),冷牙膠組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為9.68%(3/31)。兩組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56,P>0.05)。
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顯示,熱牙膠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5%,冷牙膠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4%。熱牙膠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冷牙膠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過去,臨床上常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對牙髓炎患者進行治療。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但康國梁[1]等研究指出,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在形變能力與側方加壓能力方面較差,且操作復雜,容易導致根管滲漏等問題。近年來,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正逐漸被應用到牙髓炎的臨床治療中[1]。柳鋒等[2]指出,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可利用流動效應,將根管充填得更為緊密[2]。在影響對患者進行根管治療長期療效的因素中,根管充填的質量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能在確保封閉劑與根管壁接觸的基礎上,更大程度地提升牙膠面積的比例,使根管充填達到理想的三維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熱牙膠組患者進行根管充填所用的時間短于冷牙膠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熱牙膠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冷牙膠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根管充填技術治療牙髓炎的效果相比,用熱牙膠根管充填技術治療該病的效果更好,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術中進行根管充填的時間更短,且患者術后根尖周疼痛的發生率較低。
[1]康國梁.60例急性牙髓炎臨床特點分析及治療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3):76-77.
[2]柳鋒,胡禮明,黃衛東,等.冷牙膠側方加壓和高溫熱塑充填技術根尖封閉性體外實驗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4):51-52.
R781.31
B
2095-7629-(2017)18-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