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國
(興化市人民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聯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探析
朱建國
(興化市人民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目的:探討使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興化市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均使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進行治療。然后觀察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這些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0%,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7.50%。治療后,這些患者晨僵的時間縮短,其腫脹關節數及壓痛關節數均減少,與其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顯著,能縮短患者晨僵的時間,改善其關節腫脹、壓痛的情況,且安全性較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甲氨蝶呤;來氟米特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患者關節的滑膜組織可發生炎癥反應,其關節軟骨及骨質可受到損害,進而可發生關節畸形[1]。該病患者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療,可發生殘疾。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效方法。治療該病的原則是控制患者病情的進展及改善其關節的功能[2]。甲氨蝶呤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治療免疫性疾病的藥物。但該藥具有一定的毒性,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臨床醫生一般建議將甲氨蝶呤與其他藥物共同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來氟米特是一種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免疫調節劑。為探討使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興化市人民醫院對近幾年收治的4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聯合來氟米特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后,將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興化市人民醫院收治的4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2)病程≥6個星期。3)晨僵時間超過半個小時。4)紅細胞沉降率>30 mm/h。5)發生腫脹的關節數>3個。6)發生壓痛的關節數>5個。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齡為40~76歲,平均年齡為(53.2±6.3)歲;其病程為3個月~30年,平均病程為(11.8±5.9)年。
讓所有患者每周口服1次甲氨蝶呤,每次服10mg。讓所有患者每天口服1次來氟米特,每次服10~20mg。讓所有患者在服用甲氨蝶呤后的第1天口服5mg的葉酸。連續治療12周為1個療程。
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晨僵的時間、發生腫脹的關節數及發生壓痛的關節數。在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其治療的效果。顯效:患者發生壓痛的關節數、發生腫脹的關節數及晨僵的時間較治療前改善75%以上,未發生不良反應。好轉:患者發生壓痛的關節數、發生腫脹的關節數及晨僵的時間較治療前改善40%~75%,發生輕微的不良反應。無效:患者發生壓痛的關節數、發生腫脹的關節數及晨僵的時間較治療前改善40%以下,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些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2例(占55.00%),為好轉的患者有16例(占40.00%),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占5.00%),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0%。
治療后,這些患者晨僵的時間縮短,其腫脹關節數及壓痛關節數均減少,與其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這些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s)

表1 這些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s)
時間 晨僵的時間(min)發生壓痛的關節數(個)治療前 91.22±49.20 14.15±6.21 14.25±6.23治療后 57.31±26.80 8.15±6.02 8.57±7.23發生腫脹的關節數(個)
治療期間,這些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惡心嘔吐,有1例患者發生口腔潰瘍,有1例患者發生轉氨酶升高,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7.50%。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類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均可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發病率較高的為30~50歲的人群,且男性發生該病的幾率小于女性。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部分學者認為,該病的發生與感染、環境及遺傳等因素有關[3]。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發生關節滑膜、結締組織、血管、漿膜、皮膚、心肺及眼部等組織器官的廣泛性炎癥反應。血管炎和滑膜炎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病理基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滑膜的炎性病變可不斷侵蝕其骨關節,導致其發生關節畸形,進而發生關節功能障礙。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管的炎性病變可累及其機體的多個器官,導致其發生多個器官和組織的病變。
來氟米特是一種具有抗增殖活性的異唑類免疫調節劑。該藥可抑制二氫乳清酸脫氫酶的活性,從而抑制嘧啶的合成,抑制淋巴細胞活化,抑制機體的免疫反應。使用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關節功能,減少疾病對其關節骨質的破壞[4]。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能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和多巴胺的形成,加快腺苷的釋放。甲氨蝶呤主要用于治療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5]。甲氨蝶呤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該藥進行治療的患者可發生口腔炎、嘔吐、惡心、厭食及脫發等不良反應。很多使用甲氨蝶呤治療疾病的患者無法堅持用藥,從而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醫生通常將甲氨蝶呤與其他藥物一同使用,從而減少甲氨蝶呤的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共同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使兩種藥物起到協同作用,減少患者滑膜組織中的核因子、白細胞介素及腫瘤壞死因子,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6]。
綜上所述,使用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顯著,能縮短患者晨僵的時間,改善其關節腫脹、壓痛的情況,且安全性較高。
[1]韓會,程得俊.試論甲氨蝶呤及來氟米特聯合應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129.
[2]馮要菊.來氟米特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估[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1):69-70.
[3]林茵,覃逢超,劉超平,等.來氟米特與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對比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7):341,342.
[4]李軍.甲氨蝶呤聯合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72):4,5.
[5]胡學軍,梁鋼,王鈺婷,等.來氟米特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18):2850-2853.
[6]莊銘城,陳榮慶.小劑量潑尼松聯合甲氨蝶呤或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J].現代醫院,2014,14(4):46-48.
R593.22
B
2095-7629-(2017)18-0153-02
朱建國,就職于興化市人民醫院風濕科,研究方向: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