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6)
中醫辨證療法聯合心理療法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效果探析
潘 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6)
目的:探討用中醫辨證療法聯合心理療法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間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20例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60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和心理治療,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加用中醫辨證療法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中醫癥候積分。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中醫癥候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中醫辨證療法聯合心理療法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緩解其臨床癥狀。
心理療法;中醫辨證療法;女性更年期綜合征;中醫癥候積分
近年來,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更年期綜合征會對女性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臨床上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主要使用激素替代療法進行治療,但此療法不僅療程較長,還易增加其罹患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等疾病的風險[1]。孫學玲等的研究表明,中醫藥在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其進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為系統評價中醫藥在治療此病中的應用價值提供了可靠的依據[2]。為了進一步探討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最佳方法,筆者對我院收治的60例此病患者使用中醫辨證療法聯合心理療法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將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間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20例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有月經紊亂、潮熱汗出、腰背疼痛等癥狀;2)病情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和《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絕經前后諸癥”的診斷標準及中醫證候的分類標準。3)經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與實驗室檢查后,病情均被確診。將這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6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44歲~61歲之間,平均為(48.05±3.27)歲;其病程為0.8~4年,平均為(2.50±0.51)年。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在45歲~59歲之間,平均為(48.10±3.24)歲;其病程為0.5~3年,平均為(2.37±0.4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方法為:⑴對患者進行性激素替代治療(合并有嚴重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需慎用此法)。⑵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相應的對癥治療,如為合并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使用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進行治療,以提高其骨骼的強度。⑶在進行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超聲檢查。2)對兩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為:⑴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互信的關系。⑵向患者詳細介紹更年期綜合征的病因、治療方法、預后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以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消除其不良心理。⑶告知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以提高免疫力及對疾病的抵抗力。⑷叮囑患者注意勞逸結合、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以促使其康復。⑸對起病急、病情重的患者,需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鼓勵患者家屬對其進行安慰和支持,以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⑹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主動幫助其排憂解難。⑺每周為患者治療一次,每次治療30min。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加用中醫辨證療法進行治療。中藥方劑的藥物組成和使用方法為:鉤藤15 g、黃連5 g、蓮子心5 g、茯苓10 g、茯神10 g、太子參15 g、浮小麥30 g、淮山藥10 g 、山萸肉10 g、煅青龍齒20 g、合歡皮10 g、炒酸棗仁10 g、夜交藤30 g,為有身熱心煩、心悸、舌質紅、苔黃等癥狀的患者在此方中加用柴胡10 g、赤白芍10 g、茯苓12 g,為有心悸健忘、多夢失眠、舌質淡等癥狀的患者在此方中加用白術15 g、當歸12 g、炙甘草12 g,為有頭暈失眠、健忘耳鳴、舌質紅、苔少等癥狀的患者在此方中加用知母12 g、丹皮15 g、黃柏6 g。將上述藥物用水煎煮后取汁,每天服1劑。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1個月的門診隨訪,并對其中醫癥候積分進行評估。按照中醫證候積分的減分率與癥狀的改善情況將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⑴治愈:經過治療,患者中醫癥候積分的減分率≥90%,其癥狀基本消失;⑵顯效:經過治療,患者中醫癥候積分的減分率為70%~80%,其癥狀明顯改善;⑶有效:經過治療,患者中醫癥候積分的減分率為30%~69%,其主訴癥狀有所改善;⑷無效:經過治療,患者中醫癥候積分的減分率<30%,其主訴癥狀無改善。中醫癥候積分的減分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的例數+顯效的例數+有效的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在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表2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分) 治療后(分)第15天 第30天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60 60 32.68±7.91 33.17±8.40 0.379>0.05 22.56±6.00 13.12±4.67 13.492<0.05 12.31±2.94 5.68±1.88 11.006<0.05
更年期是指人體從中年向老年過渡的重要生理時期,此時期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從旺盛走向衰退。女性在更年期最典型的表現是絕經。絕經前后女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如變得易怒、暴躁等),其若出現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就會罹患更年期綜合征。約有75%~88%的更年期女性會出現失眠、煩躁、多汗等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對圍絕經期女性要進行積極的干預治療,才能幫助其順利渡過更年期,防止其發生老年期疾病,提升其生活質量[3]。西醫在臨床上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但此療法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至今尚未完全明確,且此療法的禁忌證、可導致的不良反應均較多,故臨床應用的范圍較窄[4]。心理療法可對患者的認知能力與思維方式產生影響,從而改善其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狀況,幫助其提高對外界環境與刺激因素的耐受性,降低其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消除其情緒障礙,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中醫認為,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歸屬于“絕經前后諸證”、“郁證”等范疇。此病的病因是心脾兩虛,故應注重為患者補腎健脾,并應選擇歸脾經、心經的藥物對其進行治療,以便在滋補肝腎的同時兼清虛熱[5]。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中醫辨證療法聯合心理療法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緩解其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1]錢麗旗,馬建麗,李素那,等.中醫辨證用藥結合心理干預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療效評價[J].北京中醫藥,2012,31(11):832-835.
[2]孫學玲,趙玉.淺談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中醫護理措施[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7):154-155.
[3]陳淑萍.自擬舒心更年湯和心理疏導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床體會[J].光明中醫,2012,27(12):2447-2448.
[4]楊海龍,楊海明,汪洋,等.百樂眠膠囊聯合莉芙敏治療伴失眠癥的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師雜志,2016,18(10):1544-1545.
[5]高萍.女性高血壓合并更年期綜合征采用中西醫結合并心理治療的臨床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4):1873-1875.
R271.9
B
2095-7629-(2017)18-0189-02
潘鑫,女,1989年8月出生,籍貫為江蘇鹽城,碩士,初級職稱,研究方向:婦產科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