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婧
(新沂市人民醫院,新沂急救站,江蘇 新沂 221400)
為腦卒中偏癱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的效果探析
吳 婧
(新沂市人民醫院,新沂急救站,江蘇 新沂 221400)
目的:探討為腦卒中偏癱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新沂市人民醫院神經科收治的6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68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34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腦卒中偏癱的常規治療及護理,在此基礎上,對B組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Barthel(生活質量)指數、FCA(行走功能)評分、NIHSS(腦卒中量表)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結果:護理后,B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和FCA評分均高于A組患者,其NIHSS的評分低于A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高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腦卒中偏癱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的效果顯著,可促進其關節功能的恢復,減輕其神經功能損傷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腦卒中偏癱;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康復護理
腦卒中是由高血壓、肥胖、吸煙、冠心病、血脂異常等因素引起的腦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偏癱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腦卒中偏癱患者主要有口角歪斜、偏癱步態、手指僵硬等臨床癥狀,這些癥狀會降低其日常生活能力,從而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1]。發生神經功能障礙是降低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時,為其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可幫助其盡快恢復神經功能,促進其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我院收治的3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新沂市人民醫院神經科收治的6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在這68例患者中,有男性37例,女性31例;其年齡在36歲~83歲之間,平均為(52.5±3.7)歲。將這68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34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腦卒中偏癱的常規治療及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為:1)為患者提供舒適衛生的病房環境。2)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和護理時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3)指導患者進行被動運動。4)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對B組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具體的方法為:1)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⑴腦卒中偏癱患者極易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患者,傾聽其訴說,并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緩解其不良情緒,增強其安全感。⑵告知患者家屬要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安慰,并為患者家屬詳細講解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和護理時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⑶幫助患者按摩肢體、清洗皮膚等,以提高其舒適感。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訴患者發生偏癱的原因、轉歸和進行康復護理的方法,并向其列舉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糾正患者只依賴藥物、不注重運動、懶惰等錯誤意識,讓其了解接受早期康復訓練的作用,以使其主動配合康復護理工作。3)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鼓勵患者多食用維生素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以提高其營養水平。鼓勵患者多飲水,以保持其二便的通暢。4)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⑴在患者入院后,指導其良肢位擺放的方法,并讓其進行四肢被動伸展及屈伸活動。⑵在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控制后,協助其進行被動訓練,包括患肢及軀干的被動運動、練習坐位及控制平衡等。對語言功能障礙患者,可使用讀卡片、打手勢、看圖片及視頻等方式在安靜的室內對其進行語言功能訓練,鼓勵其進行發音、發聲等訓練。對視覺功能障礙患者,可使用單眼遮蓋法、佩戴保護性眼鏡等方法對其進行康復訓練,并可在光線較暗的室內利用光線、顏色等對其進行視覺功能刺激。對聽覺功能障礙患者,可在封閉、安靜的室內對其進行聽覺訓練,通過播放不同分貝的廣播、音樂讓其感知聲音。對單側聽力下降的患者,應多在其患側說話,以刺激其聽覺中樞,提高其聽力水平。⑶在患者的病情明顯改善后,指導其進行主動運動訓練,每天訓練45~60min。具體的方法為:①讓患者進行脊柱、上肢、下肢等處關節的主動訓練。②對患者進行站立訓練、跪坐訓練、步態訓練等平衡訓練。③讓患者進行穿衣、進食、上廁所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動能力。⑷讓患者每天進行30min的吞咽功能訓練、發音訓練和認知功能訓練等。⑸通過刺激患者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激發其受損神經突觸的生長,促進其受損神經功能的修復。
按照《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中關于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治療和護理效果的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的Barthel(生活質量)指數、FCA(行走功能)評分、NIHSS(腦卒中量表)評分進行評估。1)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越高。2)患者Barthel指數和FCA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行走功能的水平越高。患者的NIHSS評分越低,表示其神經功能損傷的程度越輕。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B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和FCA評分均高于A組患者,其NIHSS的評分低于A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高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的比較(分,±s)
組類 例數 Barthel指數 FCA評分 NIHSS評分 護理滿意度評分A組B組t值P值34 34 69.9±19.9 86.3±17.2 3.6356 0.0005 5.7±2.6 8.2±2.4 4.1198 0.0001 6.6±2.1 5.2±3.0 2.2292 0.0292 81.8±3.9 92.3±3.1 12.2893
腦卒中患者的神經中樞、運動中樞均會受到嚴重的損傷,嚴重地影響其認知能力、語言功能和運動功能。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此護理模式強調對患者進行細節護理,使護理服務的內容更加全面,而且具有人性化、科學化、高效率等特點。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重視精神護理、心理護理和社會支持護理,此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治療中起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家庭支持,可提高患者的舒適感,從而提高患者對康復治療和護理的配合度,促進其康復。另外,采取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可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使其不斷地進步,進而能 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的護理服務[3]。本研究證實,為腦卒中偏癱患者使用精細化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康復護理的效果顯著,可促進其關節功能的恢復,減輕其神經功能損傷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1]寧文帥,于鳳偉,楊洋,等.超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6):1490-1492.
[2]陳梅花,藍瓊好,李敏紅,等.協同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強化步行基本功訓練的效果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4):364-366.
[3]李瑞,顧則娟,王翔,等.基于《護理措施分類》構建不同功能狀態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護理方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6-13.
R473.5
B
2095-7629-(2017)18-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