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翠紅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山西 長治 046000)
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觀察
馮翠紅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山西 長治 046000)
目的:探討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近期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模式進行護理,為觀察組患者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護理。然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2型糖尿病;糖尿病護理小組;滿意度
糖尿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證實[1],我國糖尿病的發生率為1%~2%,且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糖尿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該病患者需終身接受治療,并應嚴格控制飲食。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無法堅持接受長期的用藥治療,更無法堅持控制飲食。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才能保證其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為探討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對近期收治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為38.94~77.11歲,平均年齡為(61.34±1.28)歲;其病程為1.25~22.34年,平均病程為(5.64±0.24)年。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隨機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住院進行治療。同時,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方法是:按時按量為患者用藥。定期查房,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告知患者飲食的原則,讓其堅持進行適量的運動。為觀察組患者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從住院部和門診部選取20名工作時間為5年以上的護理人員組成糖尿病護理小組。2)對糖尿病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化培訓。讓糖尿病護理小組成員學習與糖尿病有關的知識及護理糖尿病患者的要點[2]。讓護理人員了解患者使用長效胰島素及短效胰島素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發生低血糖時的臨床癥狀及進行運動的原則等。3)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控制血糖的方法、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方法、定時定量用藥的重要性及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等,提高其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及自我護理能力,幫助其樹立自主控制血糖水平、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意識[3]。定期在院內開辦糖尿病知識講座,讓患者了解治療糖尿病的新技術。建立糖尿病護理小組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并利用微信和微博與患者互動。4)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讓患者保持飲食清淡,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將其每天攝入的油脂量控制在25 g以下,攝入的鹽量控制在6 g以下。讓患者戒煙、戒酒。5)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讓患者進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散步、健步走及做廣播體操等運動。患者運動時的心率以(170-年齡)次/分鐘為宜,每次運動的時長以20~30min為宜。注意不可讓患者在空腹時運動,以免其發生低血糖的癥狀。讓患者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以便其在發生低血糖時服用。
護理前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在護理服務完成后,詢問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是否滿意。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s)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糖化血紅蛋白(%) 餐后2 h血糖(mmol/L) 空腹血糖(mmol/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25) 8.33±0.41 7.29±0.28* 10.94±1.77 8.71±1.26* 8.56±0.99 6.58±0.52*對照組(n=25) 8.32±0.49 8.12±0.25 11.02±1.58 9.44±1.27 8.55±0.98 7.92±0.44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96.00%(24/25),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68.00%(17/2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障礙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長期處于較高的狀態,可對其多個器官和系統造成慢性損害。該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該病的有效藥物。臨床上通常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物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此外,糖尿病患者必須良好地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才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糖尿病護理小組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時,首先需要對護理小組的成員進行培訓,這樣可增強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合理利用醫院的衛生資源,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然后,由糖尿病護理小組成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和運動指導,可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其按照合理的方式飲食和生活,從而善其生活質量,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總之,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地控制其血糖水平,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張世琴,劉衛云,張露露,等.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系統性護理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5(11):1895-1897.
[2]楊環.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5(A02):1142.
[3]呂雄,張鈺,叢晶,等.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9):667-669.
R473.5
B
2095-7629-(2017)18-0262-02
馮翠紅,1975年8月出生,學歷為本科,護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