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一年好景三秋半。十月庚庚,一年秋恰半,正是秋涼佳月。此時秋行未深,秋色清于酒,云光薄似衣,秋日尚未喚醒節序深蘊的寒涼,正值微雨弄晴天氣、輕寒釀暖時光,一派秋光邀集了四時的宜人好景,百花果熟而未凋,月魄湛湛而不流,最是悅目怡顏。
秋半雨涼天,中秋始經日暄露濡,又迎來風拂雨沐。風是桂花風,雨是豆花雨,人言“一夜秋風豆花雨,輕黃淺紫滿地香”,中秋獨占秋季之大美,借風雨丈量節候冷暖,辨識世味濃淡,調和出可聞可觸的相宜秋景,宜行宜歌,宜茶宜酒。
中秋不可無月,經濟活動離不開企業家。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開拓者”和“創新者”是企業家群體的共同標簽。經濟發展史表明,優秀的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是改革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元素。中共中央、國務院于日前發布《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首次以專門文件明確了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企業家創新權益和企業家自主經營權,對企業家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理解、寬容、幫助等一系列實質性措施,給企業家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將大大激活企業家創新、創業、創未來的信心。
商之大者,利國利民。企業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力量,肩負著發展經濟、創造利稅、繁榮市場、擴大就業、創新創造、精準扶貧的時代重任。保護和激發企業家精神,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是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的歷史節點,中央號召弘揚企業家精神,可謂甘露泱泱,白云載謳。
萬葉敲聲涼乍到,一雨驚秋,經濟“新周期”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頻繁的爭論和質疑。爭論的核心問題是:當前中國經濟處于什么階段及未來呈何種發展趨勢?支持者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走完增速換擋期,進入了“新周期”,即新的上升期。而反對者認為,中國經濟尚處于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新的支撐點還未形成,斷言“新周期”為時尚早。那么“新周期”的內涵是什么? CFO又應該如何面對“新周期”?本期“特別關注”對有關概念、背景、結論和依據經之緯之,條分縷析,以饗讀者。
有禪詩曰:秋月契心禪。月華繁茂,秋云半肩,秋日履代謝而行,在驚塵喧囂中修籬種菊,俯仰之間,已是風煙俱凈,世事忘機,暗合禪之三昧。禪蘊秋心,季節由百花灼灼至落葉紛紛,于秋日里刪繁留簡,不慕繁華,不事雕琢,將生命波瀾起伏的壯闊和峰回路轉的曲折,寫意成脈絡分明的明澈故事,返歸簡淡本色。
盛夏如酒,清秋若茶,飲酒只能自醉,品茶卻可自醒。季節由夏至秋,恰似一盞釅茶由暖轉涼,由濃到淡,茶至無味,便是禪境。世事有因,秋日的碩果是春夏的伏筆,清秋亦是耕耘時,一如禪語所云:當下付出,明日花開。
秋盛天高素影新,娟娟獨皓歷河津。纖塵不染凈如許,一種清輝最可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