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調查研究,是人大開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近些年來,有些地方人大的調查研究工作被淡化、虛化、泛化、模式化,這樣的調研必須要“正位”。
有的對調研的重視程度大大減弱,實質性調研逐步減少,認為“往上跑”比“向下看”更有“實惠”,開會、發文件比深入基層更有“效率”。蹲點調查少了,走形式、走過場的“調研”卻“蓬勃發展”了。有的只圖虛名,不求實效,不愿做扎扎實實的工作,不積極主動地邁開雙腿深入群眾。有的把了解情況的常態性視察、聽取意見的一般性座談,把對困難群眾的關懷性探視,以及給予一線工作人員的鼓勵性慰問等,都說成是“調研”。有的將“調研”程序化,形成了“人人一樣,上行下效”的模式。
要改變這些錯位的調研,就是要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
來源:《人民代表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