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露
摘要:隨著新課標教學的不斷改革,中學教學也不斷地進行調整,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為主進行教學培養。對于中學生來說,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對合作自主學習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教學培養方式,以全面的提升學生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更加優秀的人才 。
關鍵字:小組合作;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培養方式
前言:
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并成為當前教育當中的重點。它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升學壓力較大,在加上課程緊,內容多,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課堂必須進行改革時間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一加一大于二的這種學習功效,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可以在小組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逐漸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能力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小組探究當中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小組成員的成長。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較起來,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內容以強調構建知識框架為主,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主要給學生灌輸知識為主,從這方面來說合作探究式學習就很大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組的探究合作過程當中,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和同學之間進行溝通交流,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使他們學會了尊重接受別人的意見,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與此同時,傳統的教學當中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等得到了限制,而在合作探究當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想象力更加豐富,使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更加積極,學習效率得以提升。這同時也迎合了國家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從整體上來看,如果可以將自主合作學習和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將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式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三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轉變學生和自身的觀念,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將課堂的多數時間交給學生。比如在考試試卷的講解課上,傳統教學當中都是教師將每一道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在下面聽。而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讓學生作為主角。讓學生在課下的時間討論或者查閱資料學習解決考卷當中的難題,課上隨機抽查小組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充分的感受到了學習的過程。并且在長時間的鍛煉過程當中,學生逐漸的養成了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徹底的擺脫了懶惰的習慣。在這個其中教師應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角色,以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時,應該要認識到這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還是一個交流合作的過程。由于初中生的從小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興趣愛好等都存在差距。而能力培養時教師可以使學生在交流合作當中交流意見,從中得到成長。在教學過程當中任課教師應該開啟任務合作式學習方式,也可以引進競爭機制和獎懲機制。將班里的學生按照學習成績、性別、綜合能力、興趣愛好等特征五個人一組的分開,每個組通過民主推選選出一名小組長,使他們之間相互督促。比如在教室的后面張貼每個小組的榜單,將課上課下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進行記錄打分(課堂表現、平時測試、課后學習等),每個月對小組的成績進行總結評價。充分發揮教師督促者的角色,為學生解決難題。
(三)創設情境教學
創設情境式教學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這個年紀對事物具有好奇心,而且學習本身就一個探索的過程。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才能進行深入的學習研究。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放松的參與到其中。其次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提前做好情境設計工作,根據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創建一個合適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其中,積極的參與才能最大程度的解決問題。最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利用好師生關系這個橋梁,為學生搭建一個完美的學習舞臺,多多和學生進行溝通,更好的實現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效果。
三、結語
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徹底的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了中學教學模式的轉變,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這其中教師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精心設計小組探究活動,做好定期的總結反思工作,盡可能為學生創建豐富多彩的課堂,從整體上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坦,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
[2] 蔡曉勤,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
[3] 唐毓華,在初中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吉林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