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碧嬌
摘要:部編語文教材的改革令人欣喜,但是沒有了以往的經驗,沒有了可以依賴的各類教案和教參和練習,這又給語文老師平添了很多的麻煩,也引來了不少的怨言。有人說:“教改教改越改越讓人頭疼?!边€有人說:“不知道將來的語文課該怎樣改了?!比欢艺J為,語文教改,無可厚非,只是教材的改革給語文老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挑戰,語文老師不應該怨天憂人,更不應該茫然無措,而是應該鼓起勇氣迎接新的挑戰。積極投入教改的浪潮中,努力使自己在以下四方面實現創新。
關鍵詞:創新意識 職業道德
一是實現教育觀念的創新。
部編語文教新教材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边@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成了新教材的突出特點。但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首先首要的問題是教師要具備現代教育的科學觀念,具備改革的創新意識,擁有創新的勇氣。要勇于從傳統的“教書匠”的理論中解脫出來。從“解說員”轉變成課堂的“策劃師”,從“傳道者”轉向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實際問題的“參與人”,從“解惑者”轉向學生發現問題的“啟發人”。大膽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大膽走出課堂,將教學的目標重新定位于對學生心靈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與長遠的發展的教學觀念指導教學。
二是實現職業道德的創新。
新教材要求教師應具有健康的心理個性品質,高尚的社會道德規范,健全完美的人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益友。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首先是喜歡老師這個人,然后才是喜歡上語文課,教師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因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大膽主動性的發揮和創新意識的產生。心理學研究揭示,創新、創造是人的基本潛能,而身心自由則是創新潛能得以發揮的基本條件,身心自由的獲得來源于寬松自由的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如果師生之間等級森嚴,界限分明,教師古板,教師以真理擁有者自居,以自己或書本是非為準則,用唯一的答案作為衡量標準,用舊方法舊思維教育學生,這就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單一的軌道,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就被湮滅,創造能力就被扼殺。所以說教師只有以主動開放的心態去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在自由靈活的學習中獲取豐富的知識,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全面的語文素養。
三是實現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無定法,但教要得法。這是人人盡知的道理。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許多老師為了升學率高分率,在課堂上大多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他們把學生當成容器,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無視學生的存在。這既抹殺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抑制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發揮。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沉悶局面。改革后的部編新教材,則是處處體現著以學生為本的現代社會,新教育思想,他的內容體系都是從現代人生活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的主動性出發來編排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也是為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和實際應用而設計的。這樣,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語文教師就要注意著眼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體驗為基礎,以訓練為主線,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加快發展自身的主體性。所以,語文教師必須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特別是要摒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的三段論教學模式,恢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倡導和形成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教師盡量將過去的封閉式一言堂改轉變為開放式群言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自學和討論為主要方式,在閱讀討論思考爭辯乃至比較欣賞評價體驗的過程中真正調動起自己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沉悶的課堂局面得以真正改變。
四是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創新。
過去我們常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F在要變成“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是一條流動的河”。教師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而且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部編新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傳統文化知識,也加入了學生閱讀課外書的部分,教材更注重實際,注重幸??鞓返捏w驗,教師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沒有健全樂觀的人格,如果不進行知識結構的創新,試問如何駕馭教材,引導學生呢?如果教師都不能對這些作品熟讀于心,并有著獨到深刻的理解,又如何能對學生提出要求呢?不僅僅是文學,教師還應有史學,哲學,天文,地理,科技等各方面知識的準備,有快樂陽光的一面,才可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因為新教材融科學人文傳統文化于一體,融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于一體,融孝心愛心快樂美食幸福與一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果教師沒有廣博的知識面,沒有將科學知識,人文知識,傳統文化,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等多元化知識集于一身,今后將不可能站穩三尺講臺。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的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也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為社會培養多方面多層次的新型人才。
總之部編新教材的改革,對于一位語文教師來說,是一次新的挑戰,如果每一位使用部編新教材的教師能夠及時更新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那么語文教學一定會呈現出一派新氣象。部編新教材的使用,應該是我們培養學生語文興趣的新契機,如果我們抓住這份機遇,大膽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那么語文教育的第二個春天就即將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