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摘要: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發展模式和能力水平必須要創新和提高,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文章總結了國內外高校教師培養模式現狀以及問題,并提出創業型教師培養模式創新改革的思考與對策,希望可以給高校相關部門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師;創業教育;培養模式;創新;改革
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進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研討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時提出“創業教育”這一全新的教育理論。創業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是高校職業教育和科學研究的補充和延伸。創新創業型人才主要來自高校的培養,因此,在此形勢下高校的創業教育需要深化改革,并且加快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1.國內高校教師培養模式現狀及問題
發達國家重視創業教育,由致力于創業領域研究和教學的專業教師擔任,而且國外將高校教師培訓法制化,培養擁有完整成熟的培訓體系。現階段,國內高校對創業教育不夠重視,普遍由缺乏創業經歷且完全不懂該領域的輔導員或者學科教師兼任,而且高校的教師培訓沒有法制化,也沒有形成完善的培訓體系。創業型教師教育培訓需要有規范完整的培訓制度、系統豐富的培訓內容、個性化的培訓目標和多元的培訓形式,并將教師培訓法制化。而我國的創業教師培訓不僅缺乏配套體系,而且現有的教師管理模式完全與創業教育教師工作背道而馳,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創業教育發展。例如,我國高校的教師主要管理方式是教師的授課課時數或者科研成果,而創業教育教師主要工作不是整齊劃一的教材授課,而是作為顧問參與并指導各行各業的創業項目或者創業實踐,并且擔任咨詢工作。顯然,現有的高校教師管理方式對創業教育教師非常不公。基于此,我國的創業教育教師是一些缺乏廣泛實踐經驗、不熟悉創業、更沒有專業知識的輔導員或者學科教師兼任,導致創業領域研究和教學都存在缺陷。部分學校由企業兼職教師組成,他們大多數人忙于企業事務,疲于應付,創業教育得不到保障。
2.創業型教師培養模式創新改革的思考與對策
2.1完善現有培養體制
高校應根據創業教育特點成立專門的、符合創業型教師實際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部門,并且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規定、考核標準和培訓方案,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進行有效管理與組織。該機構要有自我更新能力,不斷的總結經驗,并及時補充完善,形成有利于創業教育教師培養的長效機制,全力保障師資隊伍建設。高校通過該機構將全校的創業教育師資、資金等資源有機地組織起來,成立創新創業研究中心、設立基金會、創建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從而形成高效的運行模式。高校不能閉門造車,要引進歐美發達國家先進教育理念與模式、積極參加國內相關機構的創業培訓項目、開展國內外創業教育校際交流、深入優秀企業考察并鼓勵支持教師創業實踐,根據不同院系專業或者不同行業領域教師定制不同的科學培養和發展規劃,從而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創業教育教師培養的長效機制。創業型教師培養工作要落到實處,堅決杜絕面子工程和假大空現象,切實提高創業型教師師資水平和創業教育水平。
2.2創新創業型教師培養模式
中國的創業創新離不開創業創新型人才,而人才主要來源于高校的培養,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是教育,教育的關鍵是教師。高校的創業型教師的水平是決定中國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也要求創業型教師具有一定的水平高度。創業型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有:扎實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持續的開拓創新能力;豐富的創業經驗;創新創業課程開發組織能力;良好的心理疏導能力。高校要根據這五個方面的能力對創業型教師進行針對性培養并考核。首先高校要扭轉創業型教師思想觀念,列好提綱和考核方案,驅動教師變被動為主動去學習研究,本著不換思想就換人的原則進行末尾淘汰。其次高校要搭建學習研究平臺并提供資金支持。比如,邀請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創業教育專家定期到學校面向全體教師進行創業教育講座等,聘請國外高端人才,深入知名企業考察等。最后要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近年來論文抄襲、弄虛作假等現象越來越嚴重,創業型教師師德培養是最基本的要素,要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并作好表率。
2.3完善創業型教師培養的考核與評價體系
完善的創業型教師培養的考核與評價體系,首先要有完善的明確的工作職責。對教師的師德品行、任課能力、實踐指導、教材編寫、培訓進修、訪問交流、學術發表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進行細化,以明確創業型教師角色,強化創業型教師責任意識。其次建立創業教育崗位制度。創業教育必須有專職教師擔任,這樣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和教學當中,才能保證創業教育質量。最后建立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創業型教師的職稱評定、薪酬升降、獎勵和懲罰、晉升或者淘汰等直接與考核項掛鉤。這樣可以激發創業型教師熱情、主動開展創業教育并全身心的投入,充分發揮創業型教師能力,使其安心科研深入探索。考核方法要進行量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并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方法,通過公正、公開考核獎懲機制保障創業型教師的利益。考核項要全面,多維度綜合評價,不能因為單一項突出認定某個教師能力,也不能因為某一項能力不足而全盤否掉某個教師水平,考核的最終結果一定要是綜合素質評價,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結束語:
中國每年有700萬左右的畢業生步入社會,而我們國家無法提供這么多的崗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國只有一條路才能避免出現嚴重的就業危機,那就是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全民創新”。只有全面迅速地落實創業教育,才能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不我待,每個人都應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否則繁華一夢,悔之晚矣。本文希望能夠得到相關人士重視,及時調整并加快創業教育建設,促進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廣正.“雙創”視角下地方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提升[J].中國成人教育, 2017,(6) :141-144.
[2]沈健.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建設——江蘇的理解、實踐與構想[J].中國高等教育,2015,(17) :11-13.
[3]柴蕾.創業教育下的高校教師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3) :20-22.
基金課題:
玉林師范學院教師教育研究專項項目 項目編號:2014XJJSJY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