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曼 李秀平 續笑嘉
以HACCP監測為基礎的冷鏈物流探討
◆李曉曼 李秀平 續笑嘉
本文首先簡要概述了HACCP的基本原理,探討了冷鏈物流中的HACCP控制,最后提出了以HACCP監測為基礎的冷鏈食品安全控制模式,以期為此領域實踐應用提供些許參考與借鑒。
HACCP;冷鏈物流;食品安全;檢測
所謂HACCP,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各主要控制點及相關危害的系統化分析,通過對食品原料、工序及生產流程等,開展系統化分析,另對人為因素對產品安全所產生的各類影響進行針對性分析,從中對各關鍵環節給予明確與分類,再經過有目的性的整合,實現監控標準、程序、流程的持續完善與更新,制定滿足實際需要且更加規范、有效的糾正措施,對于其目的而言,實際就是將隱藏于在于各種食品當中的安全隱患給予徹底性消除,并非傳統的事后檢驗來確保食品安全。HACCP為當前解決食品安全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管理體系。此體系能夠克服傳統管理方法所存在的諸多不足與局限性,并能預見性或直接性找出其中的各種危險,因而能夠及早處理,將食品危險性降至最低。針對HACCP來講,其還是一種帶有預防性、規避性的的綜合管理措施,其除了能對食品生產、流通、銷售等當中的各項措施所具有的危險性進行系統化堅定與評估之外,還能準確評估食品各環節的內在危險性與弊端,從中將各關鍵點找出來,及時施控。
1.開展冷鏈物流的相關危害性分析(HA),制定各項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并將其加以明確。危害是相對而言的,企業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危害的指標便會存在差異。基于HACCP控制體系下,須以一種統一方式,來對 危害加以認識與規定,只有如此,才能以一種更加妥當、合理的方式,以各類危害來源為對象,開展鑒定與有效識別工作,如果不這樣做,勢必會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一致性。2.對關鍵控制點(CCP)給予明確。依據所存在危害的實際風險性及后續進展所帶來的危害性,針對那些可能對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的各個因素,開展全面、有針對性分析,從中得出主要危險因素,即主要關鍵點,將之加以明確。3.以各關鍵控制點為對象,構建有針對性的監測措施。比如可以根據冷藏物流需要,通過各種有效監控手段、方法的應用,使整個物流操作能夠符合于關鍵限值。但需指出的是,冷藏物流在實際運轉中,往往會受到各因素的限制,如監控成本、條件等,須將間隙監控考慮在內,在確定監控頻率時,需考慮產品的可追溯性、關鍵控制點的穩定性、糾偏成本及監控成本。4.針對各關鍵控制點制定標準化的臨界指標。針對冷藏物流而言,當完成各主要關鍵控制點的確定工作之后,可以將被加工產品的內在因素作為基本著眼點,還可以將外部加工工序當作外部出發點,以此為基礎與支撐,制定關于生產工序的安全限定指標,此指標可以使一個或多個,可以為物理屬性,也可以使化學或生物屬性。5.積極制定各項糾偏措施。如果從檢測結果當中,發覺某關鍵控制點有一定程度的失控狀況,此時,HACCP系統便會根據此控制點的當前實況,及時對其采取糾正措施,在此過程中,還需對其開展各項預防性輔助糾正,也就是在已經出現偏離,但還沒有造成實質性危害之前,采取各項有針對性且及時有效的措施,將之解決。6.審核。企業在HACCP體系過程中,需將此內容及時報送至相關機構,由其進行資格審查,審核通過后,給予審批,內容主要有兩方面,其一為全部檢測記錄,其二為關鍵控制點。針對HACCP的確認活動來講,除了有CCP的控制界限之外,還有CCP的正確性等,通過考證其與標準的相符情況,來確認企業HACCP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
以HACCP檢測為基礎的冷鏈食品安全控制模式見圖1。

綜上,HACC作為一種帶有預防性質的安全控制措施,將其應用于冷鏈物流中,如果想要得到較好效果,需要與社會上食品安全問題實況相結合,從中明確關鍵控制點,制定切實有效的控制與改善措施,提升檢測效能與質量。
[1]楊揚,袁媛,李杰梅.基于 HACCP 的生鮮農產品國際冷鏈物流質量控制體系研究--以云南省蔬菜出口泰國為例[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2):103-108.
[2]楊揚,袁媛,李杰梅.基于HACCP的生鮮農產品國際冷鏈物流質量控制體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02):103-108.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