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妍
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研究
◆劉星妍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不斷深化,我國經濟增長潛力增大。在本文中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潛力進行研究。文章首先概述了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其次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的因素,即世界格局多極化下中國國際地位提升以及全球性活動頻繁利于中國利用外資;最后指出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即利用港口加快世界貿易以及優化貿易結構加快貿易轉型升級。
全球化;經濟發展;增長潛力
(一)當前世界經濟基本情況。2008年經濟危機過后,在寬松貨幣以及經濟刺激之下,世界經濟獲得了復蘇。2010年,各國開始調整經濟政策,以刺激經濟政策為主,世界經濟在短期內獲得較快的發展。2012年,各國的經濟刺激基本結束,世界經濟發展勢頭漸緩。5年的發展,各國宏觀政策調整,如美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為“量化寬松”,歐元則維持“低利率”政策為主,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經濟發展步調各不相同,加之全球內貨幣流動性泛濫,各國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故而各國更應當尋求經濟發展點,對本國的經濟增長潛力進行研究,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
(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從整體上來看,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仍然是一體化。但是還應當注意到,當前世界經濟也有多極化的趨勢,世界幾大經濟體發展加快。如歐盟、亞太經合組織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具體來看,各國為了在世界經濟中占據有利地位,開始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國門,使得世界上跨國公司增加,合資企業增多,故而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另一趨勢為公司跨國化。
(一)世界格局多極化下中國國際地位提升。在經濟全球化中,我國積極融入世界經濟體。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有多極化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在世界經濟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近十年來,貿易增長迅速。近十年來,我國對內對外貿易獲得極快的發展,對外的投資規模日漸擴大,表1為近10年來我國的對內對外貿易額度。

表1 2007-2016年我國對內對外貿易情況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7年以來,我國對內對外貿易額度不斷增加,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通過對內對外的一系列政策調整,我國在國際中地位日益提升。
(二)全球性活動頻繁利于中國利用外資。隨著各國聯系日益緊密,在經濟全球化下,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或者合資企業出現。外商的直接投資對我國早期產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使得我國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得以解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的優化。2000年,外商投資企業將其合同中70.97%的金額投入在精密儀器、機電產品以及塑料橡膠制品中,剩余金額主要投放在化工品業、金屬制造業上面,毛坯制品、小商品、雜項制品等投入額度較少。
(一)利用港口加快世界貿易。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等多項生產要素往往會傾向于聚集在交通便捷、市場廣闊、經濟發達的地方,港口就是典型的聚集地之一。港口物流通過水運、陸路運輸等交通體系的鏈接,再加上區域經濟的媒介,具有十分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從港口物流本身的主營業務出發,如中轉、運輸,然后結合其新的業務功能,如金融、信息處理,港口物流的服務效率與運營能力是之擁有著更多的客戶與更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新時期的價值鏈思想讓港口物流也不斷的額尋求與其他物流產業的合作,共享人才、信息、資金以及技術等,使得行業內資源的流動更加頻繁。
(二)優化貿易結構加快貿易轉型升級。最好的出口貿易模式是以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要出口產品,為快速提高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指數,便是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加快加工貿易的發展。加快加工貿易的發展,除了自身技術水平的提升外,還需要提高對外商投資的利用率。只有實現了貿易結構轉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方能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新時期,我國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本文中,筆者聯系地理上所學習的港口、知識密集型等知識,提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希望可以予以相關人員一定的借鑒,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1]任保平,宋文月.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開發的制約因素[J].學術月刊,2017,47(02):15-22+66.
[2]張軍,徐力恒,劉芳.鑒往知來:推測中國經濟增長潛力與結構演變[J].世界經濟,2016,39(01):52-74.
長郡中學151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