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水,熊偉,支樂
(1.南昌市洪都中醫院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0;2.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康復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熏洗治療掌指骨骨折術后功能恢復隨訪分析
夏啟水1,熊偉2,支樂1
(1.南昌市洪都中醫院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0;2.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康復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探討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針內固定聯合中藥熏洗治療的臨床療效,對術后恢復的作用。方法 選取掌指骨骨折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患者均行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治療,觀察組術后知道功能鍛煉、中藥熏洗治療,比較兩組術后恢復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按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觀察組優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熏洗可促進掌指骨骨折術后功能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克氏針內固定;掌指骨骨折;中藥熏洗;功能恢復
在臨床上,掌指骨骨折為發病率較高的手外傷之一,而治療該骨折的方法為克氏針內固定。不過,由于克氏針須穿骨折處相鄰關節面,因此術后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手部關節的功能,對關節功能恢復造成不良的影響[1]。根據近幾年來的臨床實踐,中藥熏洗可促進術后功能的恢復,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關注。本研究以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探討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熏洗對術后功能恢復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共計88指。其中,男36例(48指),占比60.0%,女24例(40指),占比40.0%;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35.4±3.5)歲;在骨折部位上,掌骨骨折、指骨骨折、骨干部骨折、遠近端骨折分別有45例、42例、40例及47例;單發性骨折42例、多發性骨折18例。在骨折類型方面,開放性骨折46指、閉合性傷42指。按照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在年齡、性別、骨折部位、骨折類型等方面,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切開復位皮內克氏針內固定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給予臂叢麻醉,然后對患者行切開復位,待清理干凈創面后行開放性骨折復位。治療后,患者均采用皮內克氏針內固定,經C臂透視檢查復位;復位后,指導患者進行手部各關節鍛煉,認真檢查內固定是不是牢固,確定骨折復位滿意,止血、閉合傷口[2]。術后,患者石膏固定,術后可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3~5 d。觀察組患者在去石膏3~4 d后進行功能鍛煉,并配合中藥熏洗治療,組方為:透骨草、伸筋草各20 g,防風、蘇木、川穹、紅花、荊棘草各10 g,劉寄奴、威靈仙各15 g,桂枝20 g。組方加水300 mL,溫火煮30 min,首先熏患處,待溫度下降后再將手部浸泡。1劑/d,3次/d,30 min/次[3]。
1.3 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隨訪6~24個月,平均隨訪時間(10.4±1.6)個月。統計、比較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術后指關節功能恢復情況[4]。其中,根據美國外科學會推薦的TAM系統評定方法評價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術后,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2.4±0.4)個月、住院時間(4.8±1.3)d,明顯短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4.7±1.4)個月、住院時間(7.8±2.3)d,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x±s)
2.2 兩組患者手指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 術后,觀察組優良21例(70.0%),對照組優良40例(40.0%),明顯低于觀察組優良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93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指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n)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6~24個月,平均隨訪(10.4±1.6)個月,并發癥1例,并發癥發生率6.7%,明顯低于對照組并發癥6例,并發癥發生率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掌指骨骨折為常見和多發的手外傷之一,但是因手部結構精細、功能較為復雜,治療的難度相對較大。手部外形、功能恢復與手術復位良好、妥善固定、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具有顯著的相關性[5]。近幾年來,手術解剖復位治療掌指骨骨折的療效已經得到了臨床證實。其中,克氏針內固定操作簡單,不過術后患者固定不穩固、限制關節與肌腱活動等不良狀況較多,輔助石膏固定后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恢復期,對于術后早期開展功能訓練不利,也會直接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效果[6]。
根據相關的權威研究,在掌指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過程中,中藥熏洗療法的效果理想,其作用機制在于借助熱力加強藥效作用,促進皮膚與患部血管擴張,也促進淋巴與血液循環,對機體新陳代謝有促進作用,進而改善局部組織營養與全身機能,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調和血氣,以及減輕局部組織壓力等理想的功效[7]。與此同時,中藥熏洗也能緩解皮膚、肌肉、肌腱與韌帶緊張,從而減少術后粘連的發生。近幾年來,在掌指骨骨折術后功能恢復治療上,中藥熏洗療法效果理想,逐步得到了推廣應用。
本研究的中藥熏洗療法配合術后功能訓練,效果理想,其中,熏洗組方中的透骨草、伸筋草具有舒筋活血、續筋強骨之理想療效;蘇木、劉寄奴、桂枝等具有破血行氣、溫經止痛的療效;紅花的活血化瘀療效顯著。荊芥、威靈仙及防風祛風止痛的療效理想。中藥熏洗中諸藥合用,可活動掌指關節,祛瘀活血的療效理想。本研究給予觀察組患者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熏洗治療,對照組僅僅給予功能鍛煉,結果顯示:①兩組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術后,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2.4±0.4)個月、住院時間(4.8±1.3)d,明顯短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4.7±1.4)個月、住院時間(7.8±2.3)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兩組患者手指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術后,觀察組優12例(40.0%)、良9例(30.0%),優良21例(70.0%);對照組優6例(20.0%)、良6例(20.0%),優良40例(40.0%),對照組優良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聯合治療的效果更為理想。
綜上所述,掌指骨骨折為手部常見骨折,根據本研究的術后隨訪結果,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熏洗的療效理想,可促進關節功能恢復,值得推廣利用。
[1] 楊國敬,張雷,張力成,等.AO微型鋼板與交叉克氏針治療掌指骨骨折的療效對比[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6,22(1):40.
[2] 陳長平,李孟振,王秀海.切開復位植骨加克氏針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J].當代醫學,2010,16(4):149.
[3] 王紀亮,楊曉紅,趙雨千.AO微型鋼板內固定、微型外固定架和克氏 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療效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5,21(4):379-381.
[4] 樊留博,馬利中,陳雅文,等.高壓氧聯合自擬中藥方熏蒸促進斷指再植術后功能恢復療效觀察[J].中醫正骨,2015,20(7):15-16.
[5] 林聰祥,林月明,支紹信.微型鋼板內固定加中藥熏洗治療掌指骨骨折[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6,15(4):56-57.
[6] 鄭吉潤,何春,肖德浪,等.微型解剖鋼板內固定結合中藥薰洗治療掌指骨骨折[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4,3(8):339.
[7] 景鳳俠.中藥熏洗療法在骨折愈合期患肢關節功能恢復的運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5,18(2):37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