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洋
(遼寧省大石橋市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兒童保健科,遼寧 營口 115100)
乳清乳鐵蛋白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
孫洋
(遼寧省大石橋市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兒童保健科,遼寧 營口 115100)
目的 觀察乳清乳鐵蛋白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療效。方法 本研究所選對象為缺鐵性貧血患兒50例,通過數字隨機方式將全部50例患兒分成兩組,全部患兒均選擇常規治療原則實施喂養指導,25例對照組患兒選擇硫酸亞鐵片治療,25例觀察組患兒選擇乳清乳鐵蛋白治療,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愈8例、顯效5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紅蛋白(130.1±3.59)g/L、血清鐵蛋白(29.77±5.68)μg/L、血清鐵(19.15±5.22)μmol/L,觀察組各項指標上升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發生惡心1例,無厭食、上腹部不適和便秘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8.0%(P<0.05)。結論 在對兒童缺鐵性貧血進行治療時,乳清乳鐵蛋白治療具有比較顯著的臨床療效,而且不良反應輕微,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乳清乳鐵蛋白;兒童;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臨床兒科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而6個月~3歲的嬰幼兒則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發病人群。臨床研究發現,鐵的生物利用障礙是引起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最近幾年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選擇乳清乳鐵蛋白對兒童缺鐵性貧血進行治療,具有比較顯著的臨床效果,而且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本研究主要觀察了乳清乳鐵蛋白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所選對象為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缺鐵性貧血患兒50例,全部患兒均滿足缺鐵性貧血的相關診斷標準[2]。通過數字隨機方式將全部50例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患兒中,男14例,女11例;患兒年齡6個月~7歲,平均年齡(4.6±1.4)歲;貧血程度為:9例為輕度,11例為中度,5例為重度;發病原因為:13例為營養不良,10例為慢性貧血,2例為偏食。觀察組患兒中,男13例,女12例;患兒年齡為6個月~7歲,平均年齡(4.2±1.7)歲;貧血程度為:8例為輕度,11例為中度,6例為重度;發病原因為:15例為營養不良,7例為慢性貧血,3例為偏食。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選擇硫酸亞鐵片治療:口服硫酸亞鐵片,每天30 mg/kg,每天服用3次。觀察組患兒選擇乳清乳鐵蛋白治療:每次25 mg,每天1次。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均不再服用其他補血、補鐵藥物。全部患兒均給予為期1個月時間的治療。
1.3 臨床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對血清鐵(SI)、血清鐵蛋白(SF)和血紅蛋白(Hb)進行檢測。②臨床治療效果[3]:癥狀、體征徹底消失,臨床指標均處于正常值范圍則為治愈;癥狀、體征顯著緩解,貧血嚴重程度改善超過2級則為顯效;癥狀、體征有一定緩解,貧血嚴重程度改善為1級則為有效;癥狀、體征、貧血程度均沒有變化則為無效;治愈例數、顯效例數和有效例數之和則為總有效例數。③對患兒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 對照組患兒治愈5例、顯效6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0.0%;觀察組患兒治愈8例、顯效5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0%。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χ2=12.1212,P<0.05)。
2.2 治療前后的血清鐵、血清鐵蛋白以及血紅蛋白水平觀察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血清鐵、血紅蛋白均顯著上升,而且觀察組患兒的上升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的血清鐵、血清鐵蛋白以及血紅蛋白水平觀察(x±s)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 對照組患兒發生惡心4例、厭食3例、上腹部不適2例、便秘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48.0%;觀察組患兒發生惡心1例,無厭食、上腹部不適和便秘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4.0%。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0.3119,P<0.05)。
缺鐵性貧血是因為機體內的鐵含量不足,而減少血紅蛋白合成,進而導致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4]。臨床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會降低兒童的免疫功能和學習能力,導致其行為異常,會不可逆的損傷嬰幼兒的精神運動和認知發育,嚴重危害兒童的健康成長[5]。缺鐵性貧血的發病速度比較緩慢,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不一,其臨床表現也存在差異,大部分患兒的臨床表現為口腔、唇黏膜、甲床等皮膚黏膜蒼白,不喜歡活動,容易疲乏,年齡較大的患兒則可能主訴耳鳴、眼前發黑、頭暈等。如果患兒病程較長,其肝脾則可能存在輕微腫大。
臨床中在對兒童缺鐵性貧血進行預防和治療時,過往只是重視補充鐵劑和飲食調整,但是因為鐵劑的鐵腥味比較強烈,而且胃腸道刺激比較嚴重,所以患兒的治療依從性較差,除此之外因為缺鐵性貧血患兒的免疫功能較差,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或腹瀉,進而導致鐵缺乏加重,進而對缺鐵性貧血的總體防治效果造成影響。乳清乳鐵蛋白作為一種鐵結合性糖蛋白,是從牛乳中所提取,其免疫功效非常強[6]。乳清乳鐵蛋白是將乳清蛋白當成載體,通過對鐵調素進行調節,進而來促進鐵吸收。和硫酸亞鐵相比較,雖然乳清乳鐵蛋白的鐵飽和度更低,但是卻能對紅細胞數量進行顯著改善,進而讓血清鐵蛋白和血清鐵水平提高,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本研究中,對照組患兒、觀察組患兒分別給予硫酸亞鐵片治療和乳清乳鐵蛋白治療,結果顯示和對照組患兒相比較,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血清鐵、血清鐵蛋白以及血紅蛋白水平更高,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也更高,而不良反應發生率卻更低;本研究結果與臨床相關研究結果類似[7]。現階段國內還沒有乳清乳鐵蛋白的相關生產技術,其原來主要依靠進口,然而因為乳清乳鐵蛋白的具有較高的有效率,治療效果比較顯著,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能讓鐵劑對胃腸道的刺激有效減少,同時還能有效防止鐵蓄積而導致的不良反應,所以乳清乳鐵蛋白具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8]。而有關乳清乳鐵蛋白的抗病毒、抗菌和其他免疫調節作用,則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綜上所述,在對兒童缺鐵性貧血進行治療時,乳清乳鐵蛋白治療具有比較顯著的臨床療效,而且不良反應輕微,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 顧小海.右旋糖酐鐵口服液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4):3621-3623.
[2] 趙連云.護理干預對0~3歲留守兒童缺鐵性貧血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7):235-236.
[3] 胡劍,王愛鳳.營養干預對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9):795-797.
[4] 況凡,楊瓊,吳皖.微量元素鐵聯合MCV、RDW對兒童缺鐵性貧血的臨床意義[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3,20(11):10-12.
[5] 雷慶齡.兒童缺鐵性貧血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3,40(2):132-135.
[6] 陳繼男.間隔補鐵法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2,14(9):1084-1085.
[7] 王靜敏,韓麗華,游根巧,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相關性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5):71.
[8] 鄭東梅.鐵劑配合食療治療幼兒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10):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