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芳,梁燕
(1.江西省樟樹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樟樹 331200;2.江西省高安市中醫院婦產科,江西 高安 330800)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的妊娠結局分析
盧文芳1,梁燕2
(1.江西省樟樹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樟樹 331200;2.江西省高安市中醫院婦產科,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 探討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的妊娠結局情況。方法 通過數字表法選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間本院就診妊娠期孕婦100例,其中50例為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作為本次探究的觀察組,另50例患者為非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作為本次探究的對照組,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妊娠后胎兒狀況及圍產期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胎兒出現羊水污染、早產等異常情況發生率合計7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4.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妊高癥、產后出血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合計58.00%,且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產婦圍產期各項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比較高,且患兒預后差,因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早發現、早治療對于產婦和胎兒而言均具有顯著意義,應提高臨床治療關注度。
妊娠結局;肝內膽汁淤積癥;妊娠期
肝內膽汁淤積癥是一種比較常見且比較嚴重的合并癥,這種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孕婦和圍產兒,通常會導致出現胎兒宮內缺氧,引發出現胎兒窘迫、窒息甚至導致胎兒宮內死亡。因此對于肝內膽汁淤積癥孕而言做好產前檢查,早期診斷是十分重要的[1-2]。另外,在必要的情況下應選擇合理的時間和合理的方式終止妊娠以降低產婦和胎兒并發癥發生率。本次本院為探究討論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的妊娠結局情況,特選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間本院就診妊娠期孕婦100例為本次探究對象進行分組討論分析,最終探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通過數字表法選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間本院就診妊娠期孕婦100例,其中50例為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作為本次探究的觀察組,其中包括經產婦19例,初產婦31例,產婦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7.5±4.9)歲,孕周32~36周,平均孕周(34.5±1.7)周;另50例患者為非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作為本次探究的對照組,其中包括經產婦20例,初產婦30例,產婦年齡20~33歲,平均年齡(27.3±5.1)歲,孕周32~36周,平均孕周(34.6±1.8)周。兩組所有孕婦均符合如下入選標注:①入選產婦經本人及家屬同意并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且兩組產婦在孕周、年齡等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②非高血壓患者,非肝腎功能異常和出血性疾病患者;③出現如下明顯患病癥狀,于妊娠晚期表現為皮膚瘙癢,或者出現不同程度黃疸,經實驗室檢查孕婦血清內總膽汁酸呈現升高或者肝酶輕到中度升高。
1.2 方法 所有孕婦在入院后,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協助其完成各項輔助檢查,對胎兒進行電子監測,密切地關注孕婦和胎兒的變化情況。孕婦體保持左側臥位,進行常規間斷吸氧治療,如果孕婦為貧血、妊高征或者其他并發癥患者則需要同時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并依據孕婦和胎兒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選擇生產的方式。對產婦和胎兒的各并發癥等異常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和分析。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兩組胎兒羊水污染、早產等異常情況發生率以及產婦妊高癥、產后出血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胎兒羊水污染、早產等異常情況發生率統計 觀察組患者胎兒出現羊水污染、早產等異常情況發生率合計7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4.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產婦妊高癥、產后出血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產婦妊高癥、產后出血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合計58.00%,且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產婦妊高癥、產后出血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n)
妊娠期產婦的肝臟負擔較平常較重,因為其體內的內源性激素分泌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疏水性膽汁酸具有細胞毒性,能夠損傷產婦的細胞膜及線粒體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物膜通透性,致使轉氨酶溢出細胞外,進而引起血患者體內血清濃度和膽紅素濃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最終加重人體肝臟的損傷程度[3]。另一方面,肝臟功能的減退反過來也會影響到人體膽汁分泌和排泄,進一步加重膽汁淤積的程度[4]。 由此可見,兩者之間是互為因果關系的,嚴重影響到母嬰的生產預后情況。本次探究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胎兒出現羊水污染、早產等異常情況發生率合計7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4.00%,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妊高癥、產后出血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合計58.00%,且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00%,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充分說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不利于胎兒的發育且會對產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產婦期血液中的膽汁濃度呈現明顯升高,同時胎兒血液中的膽汁濃度也處于比較高的水平[5]。眾所周知,膽汁酸是一種對人體可產生毒性作用的物質,膽汁酸能夠對產婦的胎盤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出現胎盤絨毛內血管痙攣情況,且會增加血流阻力,使氧合功能降低,最終致使胎兒的血流灌注和血氧供應出現減少的情況,引發胎兒出現窘迫、羊水糞染等異常情況甚至危及胎兒的生命[6]。此外,組織病理學相關探究結果表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的病情程度和胎盤內絨毛結節增生,細胞腫脹,間質水腫,胎盤絨毛間隙縮窄等異常情況的發生均存在較為密切的相關性[7]。同時也有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膽汁淤積癥導致發生早產的概率最高,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較高濃度的膽汁酸刺激能夠引起人體釋放大量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和膽汁酸則能夠直接作用于產婦子宮平滑肌[8]。
綜上所述,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產婦圍產期各項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比較高,且患兒預后差,因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早發現、早治療對于產婦和胎兒而言均具有顯著意義,應提高臨床治療關注度。
[1] 張群鋒,黃余良,劉玨,等.瘦素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血清及胎盤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廣東醫學,2013,34(18):2838-2840.
[2] 陳露露.熊去氧膽酸聯合阿司匹林治療47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1,40(7):689-690.
[3] 杜巧玲,段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胎盤滋養細胞中TNF-αmRNA的表達及其與膽汁酸水平變化的關系[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9):687-688.
[4] 李蕾,趙新顏,歐曉娟,等.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21(4):295-298.
[5] 杜巧玲,段濤.膽汁酸與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發病機制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2):141-143.
[6] 周蘭,漆洪波,羅欣,等.早發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的臨床生化特點及圍產結局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1):20-24.
[7] 董明珍,張琳.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9):1578-1580.
[8] 胡艷紅,雷艷,趙玉琴,等.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妊娠結局分析[J].四川醫學,2013,34(6):884-8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