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桐
[摘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改革,內部控制逐漸顯現出其重要性,與此同時,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已然成為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文章系統地分析了內部控制信息質量與融資成本的相關性,同時提出政策建議,希望可以增強公司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進而降低公司融資成本。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股權融資成本;債務融資成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4029
1前言
在信息化社會,作為信號調節分配的重要機制,內部控制信息質量的高低逐漸受到政學術界和政府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在這種背景下,我國逐步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監管部門內部控制信息質量的監控。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財政部與審計署、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依次發表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20項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規范的解釋規章。這項規范確立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基本建成,同時確立了公司內控自我評價有效性制度以及注冊會計師評審制度,在此之后我國企業內控體系建設逐漸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1]
2什么是內部控制
簡單地講,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保證經營活動的效率性、經濟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規劃、約束、調整、控制和評價的一系列措施、手續與方法。[2]內部控制包含控制政策及程序和內部環境。前者為公司針對其面臨的主要風險做出反應的具體措施;后者是公司內部控制文化以及其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
3什么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本質上是一種資本補償,該補償由資金使用者提供給資金所有者。具體而言,融資成本分為債務融資成本和股權融資成本。[3]債務融資成本指債權人所要求的資本補償率;股權融資成本指公司吸收社會資金后需支付給股東的報酬。由于債權人與股東所承擔的風險不同,獲取回報方式迥異,所以二者計量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4內部控制如何影響融資成本
41從股權融資成本角度分析
內部控制是企業所有者對企業進行掌控、合理監督的有效方法。同時,根據信號傳遞理論,企業內部控制越高,消費者對該公司信心就越高。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投資于某一企業時,根據供需理論,該企業的股權融資成本就會隨之降低。反之,如果該公司內控質量較差,那么投資者將會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如此一來,投資者便會就超額風險要求額外的回報,進而提高了該公司的股權融資成本。由此可見,上市公司增強內控有效性具有降低該公司股權融資成本的作用。
除此之外,內部控制通過影響股票流動性影響融資成本。流動性強的股票可以提高轉移風險的時效性,進而降低投資者風險;如若股票缺乏流動性,那么投資者會因其流動性降低而索要部分流動性溢價,進而拉高股權融資成本。從信息傳遞角度分析,由于股票買賣可以視作零和博弈,大宗投資者會利用信息優勢,在股價有利的時點進行股票買賣;與此同時,散戶投資者因其原有的信息劣勢更容易同意與大宗投資者進行交易。在這種交易過程中,大宗投資者獲得了利益而散戶投資者失去了部分利益。假設信息劣勢群體為理性的投資者,則其就很有可能拒絕與大宗投資者進行交易。也就是說,信息不對稱可能會降低股票流動性,提高股權融資成本。
42從債務融資成本角度分析
由資本資產定價理論,風險越高,資產預期收益率就越高。目前,以銀行為主的債權人評估客戶的貸款風險的主要途徑是年度財務報告,因此,內部控制質量是債權人衡量投資企業的重要因素。債權人與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現象可以通過內部控制質量的提高而降低,降低銀行所需承擔的風險,進而降低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優質公司更樂意將內部控制質量信息披露給債權人,以增加公司的正外部性。與此同時,較高的內部控制質量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從而增強公司運作效率,使投資者獲得一個較為樂觀的市場預期,進而降低債務融資成本。總的來說,公司內部控制信息質量越高,債務融資成本也就越低。
5政策建議
51監管部門應增強監管力度,營造輿論約束氛圍
資本市場投融資活動必然受到外部監督力量的影響。監管可以從違規成本的角度入手。一方面,監管部門應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規范;另一方面,應建立合理處罰機制,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增加其違規成本。
與此同時,從輿論的角度增強社會各方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加快普及內部控制相關的知識和理念,提高上市公司管理者、公司員工和外部利益相關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水平。如此,內部控制的建設將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支持,利益相關者密切關注公司內部控制情況并將其作為投資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如此,在社會上形成正外部性,進而增加內部控制信息質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52企業應重視內控建設,避免信息不對稱風險
基于信號傳遞理論并結合研究結論來看,公司若想減少融資成本,則需向資本市場傳遞內部控制高質量的積極信號。因此,管理層必須加大對自身內控建設和信息披露質量的關注。
53投資者應重視內控質量,綜合衡量資本成本
由于債券人和股東在信息獲取和信息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大不同,二者對內控信息的依賴和關注點也各不相同。但是二者均需重點關注公司內部控制質量高低,綜合評價此公司投資價值,做出理智的決策。此外,對于企業而言,由于企業突破和發展不僅需要內部留存資金,還需要大量的外部資金支持,因此應當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以吸引更多投資者。
6結論
內部控制是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會通過信號傳遞、風險估計等方式影響企業融資成本。如果企業疏忽對其內部控制的管理,這不僅不利于自身融資需要和企業的長遠發展,也不利于資本市場的穩定。因此應當從政府、企業和投資者三方面入手,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收到降低資本成本、穩定資本市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榮恩,應唯,袁敏美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價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會計研究,2013(8):48-53
[2]李連華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鏈接與互動[J].會計研究,2015(2):64-69
[3]吳益兵,廖義剛,林波股權結構對企業內部控制信息質量的影響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數據的檢驗[J].當代財經,2011(9):110-114
[4]梁玉梅企業內控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市場,2017(29):1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