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美國執著于虛擬貨幣法律地位界定與監管爭議不同,韓國政府自區塊鏈技術成熟之際,就事實上承認了虛擬貨幣的法律地位,結合其電子產業發展計劃,陸續出臺鼓勵電子支付的政策,積極爭取虛擬貨幣交易中心的地位。
自2014年3月韓國研發第一臺比特幣ATM機以來(在該設備上,用戶只需掃描個人二維碼,在進行交易時,設備會將客戶的比特幣自動轉為韓元現鈔),韓國科技界乃至韓國政府不斷嘗試在虛擬貨幣上實現新的突破。自從那時起,雖然韓國比特幣行業還沒有完全納入法制化運營,但韓國政府已經在實踐中為比特幣服務提供商便利支付、轉賬和貿易合法化創造條件。2016年,韓國為了推廣數字貨幣,計劃努力準備“系統化基礎”,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韓國的金融主管部門)主席嚴鐘勇更公開宣布韓國政府將會在未來三年提供26.5億美元的財政支持來促進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在官方如此不遺余力地推介下,2017年韓國也終于成為世界第三大比特幣市場。
隨著虛擬貨幣市場的繁榮,韓國在虛擬貨幣立法方面更是收獲頗豐。自2017年7月18日起,韓國已經正式將比特幣匯款作為一種合規的支付方式。據悉,經修訂的《韓國外匯交易法》通過了一項內容,即允許金融科技公司向韓國的金融監管機構登記,以合法地“為小型基金提供國際資金轉匯服務”。自上述公司注冊伊始,就可以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將虛擬貨幣“寄送”國外,這其中就當然包括使用比特幣跨境轉匯。值得指出的是,修改后的法律特別許可比特幣跨境轉匯——而這在《外匯交易法》修改前是明令禁止的。當然,能夠成功注冊登記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寥寥無幾的,為了獲得許可,金融科技公司必須擁有超過20億韓元的資本。此項法案被認為會對銀行帶來新的挑戰,新的轉賬功能意味著將允許新進入者(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銀行競爭。提供比特幣跨境轉匯服務的費用較低,且具有較大的需求、使用更加靈活。舉一筆100萬韓元的海外匯款的例子,銀行匯款的手續費一般是5%-6%即在5萬-6萬韓元左右,并需要一個以上自然日的時間才能完成轉款到賬。而比特幣跨境轉匯服務提供商則只收取1%的傭金,即每100萬韓元收取1萬的手續費。賬戶金額是在收到轉賬申請后3分鐘內存入的,金融科技公司預計將另行收取3000元至4萬韓元的服務費用,也就是客戶需要付出的成本為每100萬韓元1.3萬到5萬韓元。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跨境匯款的成本將降低到傳統匯款的26%,這無疑將打擊到韓國的傳統銀行業務。
除了立法承認比特幣國際轉賬的合法地位,如今韓國政府即將推出比特幣交易平臺和相配套的監管框架。2017年7月3日,韓國執政民主黨透露韓國政府正在準備監管比特幣市場。在已經公開的一份修訂方案中,韓國的金融監管當局要求比特幣企業和貿易平臺注冊資本至少要達到4.36萬美元,同時在數據處理方面,加入了信息披露和反洗錢法的合規監管內容。韓國先驅報表示:“法案旨在改變涉及加密貨幣交易的貿易者、經紀人或者是其他企業的電子金融交易規范,讓其獲得金融服務委員會的監管批準。這些監管要求包括5億韓元(436300美元)的注冊資本和數據處理設備。”更具體的,在監管框架草案中,虛擬貨幣被定義為“一種交易工具或者一種電子保值品”。法案還將虛擬貨幣和“真實”貨幣區分開來。另外,其中還對數字貨幣操作者進行了分類,共分為五種:1.貿易商——通過出售商品或服務換取數字貨幣;2.交易商——通過操作市場來出售虛擬貨幣,例如虛擬貨幣交易所;3.經紀商——安排數字貨幣出售或者在數字貨幣出售中起到中介作用;4.發行者——提供系統來創建及發行數字貨幣;5.管理者——為他人存儲或管理數字貨幣。新法案草案中還要求明確了禁止性事項:1.大額交易限制,所有的數字貨幣操作者“持有價值5億韓元或以上的虛擬貨幣,必須通過金融監督委員會的授權”,否則屬于違法。2.虛擬貨幣的用戶資金必須存放在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并且對虛擬貨幣財產購買相應保險或者享有必要的擔保,以保護比特幣用戶的利益;3.禁止經紀商使用傳銷或類似手段進行居間活動;4.禁止操縱虛擬貨幣市場價格,并將反洗錢的內容加入禁止性事項。
汝之毒藥,彼之蜜糖。有的國家對非現金社會視之洪水猛獸,拒之于國門之外;另一些國家卻開門迎客,制定積極的法律政策,鼓勵非現金社會的發展,甚至進一步地推進貨幣電子化的持續發展。就虛擬貨幣而言,目前遏制其交易風險,加快推出主權數字貨幣,在中國業已呼之欲出了。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