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形勢下,傳統物資管理企業發展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傳統物資管理企業要向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創新,進而轉化為現代物流企業,從而實現企業的高效管理和物資的優化配置。本文就物流一體化的重要意義及物流管理與傳統物資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同時對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提供相關策略,望為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提供些許經驗。
關鍵詞:傳統;物資管理;企業;現代;物流
一、物流一體化的重要意義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現代大部分企業的業務已將目標轉向國際。發展較快的優秀企業一般都以企業的關鍵業務為中心,同時與世界上優秀企業建立同盟關系,并將企業沒關鍵任務轉由這些企業完成。越來越多的領頭企業已經認識到長遠領先地位的優勢和重要性,更加注重與戰略合作伙伴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其戰略管理、高柔性、低風險等優勢吸引了許多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其進行研究實踐,如國際著名企業惠普公司、IBM公司、戴爾計算機公司等在其供應鏈管理實踐中取得的成就都比較明顯,更加樹立了供應鏈是21世紀企業競爭全球化的有效途徑。供應鏈連接著企業物流的各個環節,因此,物流一體化管理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可以向很多其他行業轉化,向現代物流轉化只是其中一種途徑。實踐證明,前幾年在發展多種經營的熱潮中,不少物資管理企業已經轉向產品制造、房地產開發、零售、餐飲、旅游、種養殖等多種行業,有的已經徹底擺脫了原有的物資管理行業,有的企業物資管理已變成副業,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由于不能“輕裝上陣”,難以擺脫物資管理行業,他們最有可能向現代物流轉化。
二、傳統物資管理與現代物流的區別
傳統物資管理概念:傳統物資管理一般指產品出廠后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現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統化或叫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諸實施。具體地說,就是使物流向兩頭延伸并加入新的內涵,使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結合在一起,從采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物流,與此同時,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到達用戶(消費者)手中,最后還有回收物流。可以這樣講,現代物流包含了產品從“生”到“死”的整個物理性的流通全過程。現代物流的概念:現代物流就是現代管理制度、管理組織、管理技術、管理方法在物流中的運用。具體包括物流專業化、管理系統化、運輸合理化、倉儲自動化、包裝服務標準化、裝卸機械化、加式配送一體化、信息網絡化。 區別:傳統物資管理與現代物流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統物資管理只提供簡單的位移,現代物流則提供增值服務;2.傳統物資管理是被動服務,現代物流是主動服務;3.傳統物資管理實行人工控制,現代物流實施信息管理;4.傳統物資管理無統一服務標準,現代物流實施標準化服務;5.傳統物資管理側重點到點或線到線服務,現代物流構建全球服務網絡; 6.傳統物資管理是單一環節的管理,現代物流是整體系統優化。精益物流:精益思想是指運用多種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會需求為依據,以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業資源,最大限度地為企業謀求經濟效益的一種新型的經營管理理念。精益物流則是精益思想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三、傳統物資管理與現代物流的關系
1.業務功能上
現代物流與傳統物資管理在業務功能上有繼承性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的現代物流企業的前身就是批發企業或物資管理企業,如日本菱食、大田花卉等的前身均是物資管理和批發企業,現在物流已是這些公司的業務主體。我國臺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傳統批發、物資管理也向現代物流流化,出現了一些比較成功的公司。現代物流的主體功能是物資管理、運輸、裝卸搬運、包裝、配送等,傳統物資管理是以倉儲與運輸為主要業務的行業,這種業務功能上的繼承性使得這種轉化比進入一個陌生行業具有更低的“門檻”。因此,在業務功能上不需要另起爐灶。
2.體系機制與管理上
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具有向現代物流轉化的物資條件這里講的現代物流不是國外全部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的高科技的物流,而是結合國際物流發展趨勢和我國傳統物資管理企業改造的現狀,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其與國外現代物流的主要區別是,我國的現代物流主要追求機制與管理的現代化,而不是設施設備的現代化。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具有適合國情的具體管理經驗,這些管理經驗在現代物流中仍可發揮作用,比如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推進“按濟區域組織商品流通”時所采用的大宗商品的批發、調運組織方式及合理運輸的一些具體做法,仍可為現代物流所借鑒。現代物流與傳統物資管理是同一個行業,傳統物資管理向現代物流轉化,還是在搞本行,可以充分發揮行業特長,在發展現代物流中逐步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這比將投資分散到另一個全新的行業更具有優勢。
3.物資的管理和配送上
相對現代物流企業比較,傳統的物資管理企業缺少主動配送這一環節,物資管理部門只是坐等領料,致使倉庫中的物資之后與市場需要,被動地等待生產需求部門來領取物資,然后再根據領取物資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儲備計劃來滿足供應生產。而在傳統的物資管理向現代物流轉化時,則需根據物資的需求與市場的調查進行聯動,隨時掌握物資供求信息,及時準備的向生產部門進行物資配送,化被動領取為主動配送,進而降低庫存成本。
4.在物資管理的技術裝配上
傳統的物資管理企業在物流技術裝備上顯得十分薄弱,在信息系統的建立和互動方面表現尤為突出,致使物資管理部分及生產部門未能實時進行信息互通,以至于市場需求信息需要經過多個環節才能傳送到物資管理部門,因此將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傳統物資管理企業通過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化,通過對全面信息系統的建立,進而實現對物資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及科學化,同時還可對生產線需求實現拉動式管理。另外,現代物流管理中的自動化立體庫、單元化管理技術及現代高架庫等都是實現物資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endprint
四、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相關建議
1.業務定位
物流企業基本可分為兩種形式。首先,物流服務企業,主要負責產品供應鏈上的某個環節或幾個環節的物流服務;其次,全程物流企業,它負責的是整個產品供應鏈上的物流服務,即物流一體化服務。傳統物資企業在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時需注意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企業的技術優勢、經濟實力以及業務狀況等因素,不能盲目自大亦不能過于保守,抓住自身特點,結合企業優勢,實現企業轉化健康穩定發展。
2.思維方式的接軌
在新的供應鏈下物流環境的改變,造成現代物流與傳統物資管理有許多不同指出,進而反映了供應鏈管理思想的要求及企業競爭的新策略。傳統物資管理企業中對物流管理系統信息利用率較低,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同時資源的利用率較低,致使供求關系不穩定,缺乏牢固的合作伙伴關系。供應鏈管理環境的物流管理中,對需求信息、反饋信息等通過網絡式進行傳遞,具有較高的跟蹤能力,但必須做到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傳統物資管理企業物流系統中,信息管理方面較為落后,因此,必須加強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建設,在物流企業中減少物資企業成本,加速物流速度,減少物流實踐,并及時準確地掌握物流信息。
3.注重物流人才的培養
無論各行各業,人才都是推動其快速發展的源源動力。在傳統物資管理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過程中,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顯得更為重要。現代物流企業是一種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綜合型行業,需要大批具有專業技能水平的復合型人才,而我國重生產、輕物流思想嚴重,致使物流企業發展并不樂觀,同時造成大量物流專業人才缺乏。因此,相關企業在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中,需加大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也可組織本單位人員參考考察其他先進物流企業單位,實現對物流人才的培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有資源和可獲得的資源基礎上,應充分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并對現有資源以及可獲得資源作必要的重新配置,才有可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接受。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無論是從管理層還是到操作層面,都需要具備能夠理解市場需求的意識,并且能夠將鄭重意識轉化為行動的能力,注重對物流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穎灝,徐于杭.傳統物資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模式研究.區域經濟評論,2005(01):68-69.
[2]童紀新,劉青.我國傳統國有物資流通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模式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04(12):34-35.
作者簡介;
金浩(1976- ),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經濟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資管理、市場營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