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鈞
[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衰竭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腎衰竭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n=44)和研究組(n=44)。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中藥湯劑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尿素氮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改善程度更明顯,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衰竭的效果顯著,臨床價值值得肯定。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糖尿病腎衰竭;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1(b)-014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nal failure.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nal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4) and study group (n=44).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 i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0.9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3.64%),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post-treatment fasting blood glucose,serum creatinine,24 h urine protein and urea nitrogen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an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more obvious,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nal fail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nal failure is effective,and its clinical value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Diabetic renal failure;Clinical efficacy
糖尿病腎衰竭是糖尿病腎病進展的終末時期發生的一種并發癥,在糖尿病腎病中發生率較高,且治療難度較大[1]。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腎衰竭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2]。一直以來,糖尿病腎病相關治療方法的研究都是腎科醫師臨床實踐中的一個焦點問題,積極探討延緩腎功能減退進程的治療途徑是非常必要的。循征醫學研究指出,慢性腎衰竭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具有有效性[3]。本文特對本院糖尿病腎衰竭患者展開研究,對其施以中西醫結合方式進行治療,獲得了較滿意的效果,并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8例糖尿病腎衰竭患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患者均經相關檢查確診為糖尿病腎衰竭;了解本研究,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血液疾病、癌癥等患者;近6個月內發生過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腦血管疾病以及嚴重感染等危重疾病者;合并難治性水腫者。采用區組隨機化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4)和研究組(n=44)。對照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4~75歲,平均(61.04±6.57)歲;病程9~15年,平均(10.24±1.01)年。研究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5~74歲,平均(61.12±6.61)歲;病程8~14年,平均(10.35±1.07)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對其進行糖尿病腎病知識相關宣教,并給予飲食指導,以優質、低蛋白為主。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進行治療,通過皮下注射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給予抗凝、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長效鈣離子拮抗劑、他汀類調脂藥物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中藥湯劑進行治療,處方組成為黃芪、山藥、益母草、六月雪、玉米須各30 g,丹參20 g,郁金、白花蛇舌草各15 g,菟絲子12 g,柴胡、澤蘭、黃芩、萆薢各10 g,黃連9 g,并結合患者情況加入大黃,每天1劑,加入1000 ml水煎至300 ml,分2次服用,每次150 ml,早晚各1次。連續治療2個月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或者基本消失,血清肌酐含量較治療前下降>30%或者降低至正常范圍,尿蛋白持續減少>50%或者完全消失,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清肌酐含量較治療前下降在20%~30%,仍然高于正常范圍,尿蛋白持續減少在25%~50%,為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血清肌酐含量和尿蛋白的降低和減少未達有效標準,為無效[4]??傆行?顯效+有效。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測定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尿素氮等指標,并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尿素氮等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改善程度更明顯,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變化導致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持續升高,在這一背景下糖尿病腎病及腎衰竭的發病率也隨之提升。在中醫中,糖尿病腎衰竭被歸屬于“癃閉”、“消渴”兼“水腫”、“關格”、“溺毒”、“嘔吐”以及“虛勞”等范疇,該疾病具有病程長、治療難等特點,屬于本虛標實、虛實夾雜[5]。從發病來看,糖尿病腎衰竭發生于腎脾,然后累及心、肝、肺、胃等部位。既往的臨床研究證實,該病病機為消渴病遷延不愈,使機體臟腑功能失衡,長此以往導致陰陽虧虛,最終致病[6-7]。從疾病特點來看,糖尿病腎衰竭本虛主要表現為氣陰消耗、陰損及陽以及陰陽兩虛,標實則主要表現為濕熱濁毒在體內淤積停滯,導致腎之脈絡運行受到阻滯[8],故而對于此類疾病主要以解毒活血、益氣補腎、通腑瀉濁以及清熱利濕等治療為主。本次所用中藥湯劑的組成中,黃芪具有益補元氣的功效,山藥具有健脾滋腎的功效,六月雪、黃芩、大黃、萆薢、白花蛇舌草、玉米須等具有通腑瀉濁、清熱解毒的功效,菟絲子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丹參、益母草、水蛭、澤蘭具有化瘀利水的功效[9-12]。以上諸藥合用可以實現攻補兼施,標本兼治,切中病機。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與其他相關文獻研究結果相符[13-15],提示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效果更好,展現出較理想的成效。除此之外,本研究結果還可以看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尿素氮等指標變化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且其改善程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孟曉伶[16]在研究中也得出這一結論。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通過聯合重要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機體營養狀況,加快機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并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殘存腎功能[17-18]。由此可見,西藥聯合中藥湯劑在糖尿病腎衰竭的治療及其進展的控制中均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衰竭可通過結合中藥辨證施治,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是糖尿病腎衰竭可行、有效的治療途徑,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陳香美,倪兆慧,劉玉寧,等.慢性腎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38(9):1029-1033.
[2]劉碧堅.黃芪、丹參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91-92.
[3]管瑞文.羥苯磺酸鈣聯合黃葵膠囊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45例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7):617-618.
[4]黃娟.中西醫結合救治糖尿病高血糖高滲綜合征1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7):631-632.
[5]楊春琴,翁明祥,黃敏.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死亡原因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1):67-68.
[6]鄒華,胡靜,王志奇,等.補腎通絡湯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6,24(5):64-65.
[7]朱艷華,呂秀蓮,徐巖,等.黃芪合丹參注射液的臨床應用概況Ⅱ——治療肝腎等疾病[J].黑龍江醫藥,2012,25(2):269-270.
[8]潘麗娟.丹參粉針加黃芪注射液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血流變的影響及療效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1):2343-2344.
[9]蔡旭東,伍云洲.腎衰寧膠囊對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11):1004-1005.
[10]王德偉.腎消靈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3):258-259.
[11]謝院生,劉玉寧.糖尿病腎病的診斷與中西醫結合治療[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3,2(4):5-9.
[12]鄭曉熠,華健,王春霞.黃芪生脈飲聯合丹參片治療Ⅲ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 14(6):633-636.
[13]段志新.黃芪注射液聯合丹參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4):91-91.
[14]孫英豪,閆翠環.糖尿病腎病“久病入絡”理論的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6):850-852.
[15]儲瑾,何立群.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研究現況[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12):1112-1114.
[16]孟曉伶.黃芪和丹參注射液聯用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7):1585-1585.
[17]尹娟娟.黃芪丹參合用改善糖尿病腎病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及部分機制的研究[D].合肥:安徽中醫藥大學,2013:17-18.
[18]付夢華.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衰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2):8340-8340.
(收稿日期:2017-08-02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