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梅 劉玲 劉雯
[摘要]目的 探討MDT協作護理在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急性膽囊炎患者根據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組,圍術期對照組(n=35)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n=36)患者予以MDT協作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相關指標、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傷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MDT協作護理在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的效果突出,在增強治療效果的同時,具有住院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短、換藥次數少等優勢,深受患者滿意認可,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MDT協作護理;急性膽囊炎;手術
[中圖分類號] R575.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1(b)-018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DT collaborat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operation.Methods 71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method.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n=35)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6) were given MDT collaborative care.The treatment effect,clinical correlation index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4%,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1.4%),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frequency of dressing change was fe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2% 80%,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DT collaborative care applied in acute patients with cholecystitis is prominent,and can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at the same time,and has a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wound healing time,fewer dressing change times and so on,and it is well satisfied and accepted by patients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MDT collaborative care;Acute cholecystitis;Surgery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主要是指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炎癥反應,臨床多表現為明顯腹痛、腹肌強直,80%伴有膽囊結石。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以及生活水平逐步發生改變,該疾病發生率隨之上升,臨床多采用手術進行干預,但是術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多種問題,如何規避問題以及改善預后是臨床相關學者共同研究的熱點[1-2],MDT協作護理主要是指臨床多學科工作團隊,針對某一疾病通過會議形式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進而由相關學科或者多學科聯合執行該方案,本研究以71例急性膽囊炎患者為例,主要探討MDT協作護理在圍術期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診的71例急性膽囊炎患者。根據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組,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26~68歲,平均(46.2±5.2)歲;其中結石性膽囊炎22例,非結石性膽囊炎13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13例,初高中19例,小學及文盲3例。觀察組男15例,女21例;年齡26~69歲,平均(46.6±5.5)歲;其中結石性膽囊炎23例,非結石性膽囊炎13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13例,初高中20例,小學及文盲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endprint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了解詳細研究內容后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經檢查均符合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伴有明顯腹痛、腹肌強直等癥狀,腹部X線檢查可發現膈下有游離氣體,白細胞計數增高,部分患者血清總膽紅素異常[3]。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手術禁忌證、伴有嚴重肝腎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患者。
1.3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手術治療,圍術期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機械性遵醫囑或者科室規定執行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主動詳細向患者以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予以患者輸液、營養支持等常規干預,同時加強生命體征監測;每天定時巡房,了解患者病情進展,出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反饋[4]。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實施MDT協作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組建護理干預小組:根據研究目的組建MDT協作護理小組,成員包括主治醫師、營養師、護理人員以及心理咨詢師等,對其臨床知識技能水平進行考核和評價,針對性加強綜合素質培養,深化其為人服務的理念;同時對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態等各個方面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5]。②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采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主動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傾聽患者的內心想法以了解其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矛盾,在此基礎上予以有效的精神支持以及心理疏導,也可指導其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另外每天向患者發放治療護理計劃單,并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解釋,通過爭取患者理解合作已達到最為理想的護理結果。③定期組織小組開展護理方案商討,同時要求多學科成員主動與患者溝通,加強護理小組護理方案執行情況監督,并不定時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培訓和考核。④接診后由護理人員負責患者入院后基本護理工作,并整合分析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住址等一般資料以及藥物過敏史、手術禁忌證等臨床資料,作為小組會診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為護理方案修正提供參考[6]。⑤由責任護士每天進行查房,然后向護理小組反饋患者治療進展,同時總結歸納治療護理工作中的疑難點。然后將患者納入臨床護理路徑,加強患者病情變化觀察,如果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護理人員要及時向醫護人員反饋進行處理;飲食要以“高熱量、高纖維、高蛋白”等食物為主,注意術前1 d做好胃腸道準備;術后6 h為患者調整體位,去枕平臥并輔助輕柔按摩,然后每隔2 h為其翻身1次,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指導其下床活動;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患者翻身時導致管道彎折、脫落等,同時護理人員要加強護理意外事件記錄并詳細備注,可便于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護理路徑表[7]。⑥在會診前護理人員要詳細對其住院期間評估資料進行分析,然后進行會診時不同學科成員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討論和提問,然后針對性制定治療以及護理方案。⑦根據MDT協作護理結果對患者病情以及評估結果進行總結,然后組織成員參與探討,通過頭腦風暴針對性提出各學科合理護理意見[8]。
1.4觀察指標
①評價治療效果。顯效:腹痛、腹肌強直等臨床癥狀以及異常體征完全消失,無明顯不適感;有效:部分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存在輕微不適感;無效:上述標準均未達到。總有效=顯效+有效。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傷口愈合時間、換藥次數、住院時間。③采用百分制自制問卷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主要從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技能操作水平等方面進行評價,滿意:>80分,較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的傷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換藥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2%,對照組為8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 討論
急性膽囊炎是普外科臨床多發性膽道系統疾病,調查顯示其發生率位居急癥腹部外科疾患第2位,多見于20~50歲女性。該疾病主要源于化學刺激及細菌感染,其中肥胖或者妊娠次數較多者容易發生,多數患者發病時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臨床癥狀,發病時則會出現劇烈的腹部放射性疼痛且具有陣發性,嚴重時可誘發黃疸以及全身感染等中毒癥狀,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9-10]。
關于急性膽囊炎的治療,臨床認為應該遵循“個體化差異”原則,針對保守治療無效患者則需手術進行干預。手術對患者創傷明顯,雖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術后極易出現并發癥,對于疾病康復不利[11],因此,為了改善預后,強化圍術期臨床護理工作必不可少,MDT協作護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具有明顯的科學性、整體性,可有效避免因知識領域限制給患者治療帶來的不利影響甚至形成錯誤決策。另外,疾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個體,部分患者往往還涉及全身多臟器功能障礙,多學科協作護理可通過專業整合提出更規范、合理、最佳的護理意見[12-13]。在護理操作中措施的制定均參考各科專家的建議,且由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并定期對病情進行跟蹤記錄,實現治療同步、護理各個環節無縫隙銜接,一方面護患人員能夠有效溝通,另一方面護理人員之間也能加強溝通,可提升護理人員工作能動性以及業務能力,利于臨床治療選擇最佳時機,增強療效[14-1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MDT協作護理,通過方案制定-心理干預-方案修正等步驟可促使護理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從各個角度促使患者生理、心理達到較統一的狀態,護理后患者總有效率提高,且傷口愈合時間縮短、換藥次數減少、住院時間縮短,護理滿意度提升,說明上述護理模式優勢明顯,能夠有效增強療效,加快疾病康復進程,深受患者認可。endprint
綜上所述,MDT協作護理在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的效果突出,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徐龍湘.MDT協作護理在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2(22):3085-3087.
[2]陳俊娥,王志學,陳俊榮,等.MDT協作護理模式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9):1027-1029,1030.
[3]何丹萍,王秀珍.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模式在食管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4):175-177.
[4]楊艷,趙琨,呂婭,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6,29(12):1318-1320.
[5]楊萌萌,薛桂芬,蘇蘭,等.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會診模式在全喉切除術后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5):574-575.
[6]李彤瑩.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5(12):274-275.
[7]張春芳.薄弱環節管理在急性膽囊炎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437-439.
[8]杜姍菱,符玉蓮,袁美,等.MDT延續護理在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7,28(10):11-12.
[9]李浩,杜曉輝,夏紹友,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在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中應用的探討[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6,19(10):12-14.
[10]何雪輝,康利鴿,馮素敏,等.MDT護理新模式下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3,35(6):954-956.
[11]劉小芳,朱銳銳.護理干預在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圍手術期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研究,2016,24(8):114-115.
[12]陳政源,沈明,趙曜,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在肢端肥大癥中的應用[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7,43(1):31-35.
[13]劉清安,肖澤民,郭敏,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對結腸癌患者住院費用、平均住院日、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13):138-140.
[14]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邵英梅,郭強,等.多學科協作診治模式在難治性肝泡型包蟲病個體化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5,21(5):301-304.
[15]黃榮菊.探討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的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0):148.
(收稿日期:2017-06-07 本文編輯:許俊琴)endprint